合樸農學市集發起人陳孟凱:從合作出發,幫助農民


Sponsored by
編輯: Ting Wei

「食物是有生命的,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能不能讓這個生命的好傳遞給消費者。」合樸農學市集召集人陳孟凱說。

原先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擔任要職的他,38 歲那年為了生病的家人返台。體認到健康的重要,從科技業跳到農業,把家裡的地整頓成農園,推廣友善農耕的飲食。因為親自採買食材的關係,常與農民打交道,才發現從事友善農耕的農友面臨種種銷售困境,決定創立農夫市集協助推廣,至今已有十年。

農業是台灣的民生基礎,與食物消費的關係密不可分。既然說食物有生命,那農業當然也是,除了牽涉到作物生長,還包含產銷、經濟與社會等各個層面,要說農業很複雜,其實一點也不為過。也因為複雜,面臨的問題往往牽涉到整個社會結構,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得清楚。近年來友善耕作的風氣漸長,身為背後推動的一份子,陳孟凱與我們分享看到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 陳孟凱(左圖)創立農夫市集至今已有十年。

Q:您曾說過農業缺乏人才。請問您覺得這個產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第一個是銷售業務。很現實的情況是,如果一個人有銷售能力,很少會來賣農產品,因為其他選擇比農業好太多了,農產品是民生必需品,價格不會高,相對利潤空間就少。同樣的,雖然每個領域的銷售業務都是挑戰,不過農業尤其,因為房子、車子或手機不容易壞,可是農產品有保存期限。

第二個就是,從事農業的人常常忽略務農就是要當老闆,意思是要自己去跟消費者賺薪水,直接面對市場,把東西賣掉才有收入。賣之前還要先決定自己要種什麼、怎麼種。在台灣,五年內創業失敗者高達 99%,可是很多從事農業的人沒想到他們也是在創業。那問題就來了,他們覺得只要會種就好,可是完全沒想過該種什麼、是不是應該先學會跟消費者連結、把市場搞清楚。這其實可以在踏入農業前,趁工作之餘累積市場觀察與社群經營等創業能力。

最後一個是管理。管理有點像我們的肝,平常沒事都不會覺得肝重要,有事才開始緊張。管理就是要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內整合技術跟業務,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農場就是一個事業體,需要整合技術、業務與管理,雖然小農場無法負擔聘請這些專業人士,可是如果自己是農場老闆,就必須有這些思維。

Q:人才的問題可以怎麼解決?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合聘一個專業人才專職服務一群農友組合的社群,共享專業服務。

另一方面,對友善耕作的小農來說,可走向「社群協力」的合作方式。首先,不是依照市場的需求來種植,而是自己種自己要吃的,例如種其他蔬果或飼養禽畜,也就是說,不要種單一作物,因為自己不會只吃一種食物。多種多養一些不會多費太多力氣,超過自己吃的部分,就跟社群裡的人交換,比如拿自己的雞蛋跟別人的豆腐換。換言之,第一點是種自己要吃的,第二點是種這個社群要的,互相交換,如果有多的再拿去賣。這個時候基本生存都已經照顧到了,比方大概 60~70% 自己吃,剩下拿去換或賣,這樣農業就會很有尊嚴。

Q:以社群出發的合作模式,規模是否是考量的重點?除了農村之外是否也適合城市呢?

社群的規模化,不是以單一金字塔型態的擴大,而是分散式異質社群的串聯來形成規模。

社群重要的是人與人的熟稔,規模大或距離遠會使得社群的聯繫與維護不太可行。台灣人口密集、地也不大,我們以社群連結的方式來把食物這個有生命的東西傳給消費者。不管城市或農村,我覺得只要能把好的食物傳遞給消費者都是好的。

Q:合樸農學市集也是以社群協力農業為目標推廣友善農產。不過友善耕作的產品量較少,價格相對較貴,要如何吸引,甚至取信於消費者呢?

市集其實就扮演類似驗證的角色,跟消費者做連結;帶消費者到產地參訪、定期舉辦活動,推廣食農。等於是用消費者的參與換取保障 (PGS, Parcitipant Guarantee System),讓消費者和生產者形成互信、互相支持的關係,稱為社群協力農業 (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食材是否安全、營養是很難從表象看出來的,而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信任也很難透過中盤商去傳達,需要消費者和生產者面對面來連結,建立另一種社群信任型態的食物網絡。所以在市集,農民會親自來販售產品,消費者面對的不只是食品包裝上的文字,而是與人接觸。

如果這樣還不夠,認證仍是一個方法。政府有產銷履歷認證,可以追溯食材生產流程,釐清責任。不過對有些小農來說很難長期負擔政府有機認證的流程、紀錄與費用,所以我們也發展了雲端生產履歷,用手機紀錄整個過程,農民可以自拍、縮時攝影及用 GPS 等,把人事時地物記錄下來,直接上傳到雲端。用這樣的制度來紀錄生產過程,同時做到揚善這件事,消費者用手機掃描就能看到。因為光是靠自由心證型態的信任其實有被摧毀的風險,而科技可以提供更多幫助。

Q:合樸推動至今,您有什麼心得?

我們在成立市集的時候,目的並不是搶進現有市場,而是想推廣有機飲食,不只為了健康,更重要的是為了環境,因此也會舉辦市集以外的教育推廣活動來幫助提升友善飲食的意識,所以一個月市集只開一天。其他配套活動包含手作課程,像是豆腐、咖啡和果醬,藉由這樣的課程讓消費者動手做,除了看到生產過程,也延續傳統味道,而且還能讓大家看到手工與工業產製的差別,比如說自製飯糰沒有用到修飾澱粉,所以沒辦像外面的飯糰冰兩天還是很軟,但相對地,外頭賣的飯糰方便取得、價格便宜,自製的就比較難做到。要選哪一種,就需要消費者的判斷與取捨。

我們也會舉辦產地參訪,帶消費者到農園,建立彼此支持的關係。所以市集最核心的是連結,買賣其實是連結之後很自然的形成。不完全像我們所熟悉的主流商業,以過度講求效率與方便的方式買賣。

我看到的是,類似我們想法的人是有的。最大的成就是讓這些想做的人集結在一起,畢竟單打獨鬥能做的很有限,大家一起才有力量。所以我要做的是什麼?把同樣想法的人靠過來,一起用行動做出成果,然後吸引更多人靠近,把這個方法複製出去。比如說台中的合樸市集成功了,它的管理辦法是什麼?發展過程是什麼?我們把它變成一套機制,讓它在高雄、花蓮、宜蘭、台北和苗栗等各個地方都能複製,在保有各自的獨立與主體性的前提下,彼此又能串連。所以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先把自己做好,讓別人想要靠過來,因為只有自己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改變。


對陳孟凱來說,農學市集的目的不只是買賣或市場競爭,而是凝聚合作的力量,讓彼此共好;一方面生產者得以有個良善的銷售平台,另一方面,消費者能看到透明的食物資訊。引用政經學家福山 (Francis Fukuyama) 的話:「信任是繁榮的基礎」,經年累月的互動養成信任,或許是比買賣來得更有價值的東西。

 

採訪:Ting Wei
文:Ting Wei, Patricia Ma, Ann Yeh, Kobe Tseng
編輯:Cindy Lo
圖:陳孟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