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鑲金箔,是藝術還是噱頭?


編輯: Ting Wei

當埃及考古學家 Howard Carter 在 1922 年打開圖坦卡門的陵墓時,他說的第一句話是:「黃金!到處都是黃金。」是的,非銀非鐵,而是完璧無瑕的黃金,畢竟如果要宣誓自己的財富,還有什麼比把自己的東西都鍍上黃金來的更有力的?

NPR 報導,法國凡爾賽宮和美國總統川普家中的家具都鍍了金,到川普家裡作客,用的餐具或許也多少有黃金的裝飾也說不定。不管是珠寶、家具還是建築,人們都找到了把黃金運用其中的方法,即便是料理也逃不過人們對黃金的著迷。

裝飾用的黃金純度從 10 到 24K 金都有,然而如果要吃的話,純度至少得在 23 或 24K 金。如此將近百分百的純度代表黃金活性很低,進入人體中也不易被吸收

由於黃金無味,不影響料理風味,又具有極高價值,所以「吃黃金」這件事變成人們展現自己財富與權力的象徵。一本 13 世紀關於皇室的書裏頭提到一項生活開銷是「用了四百多顆蛋」,將蛋煮熟後再鋪上金箔。作家 Melitta Weiss Adamson 的《Food in Medieval Times》(暫譯:中世紀的食物)裡也提到諸多料理如鑲金的派皮和家禽,因為裝飾細膩,看起來就像尊雕像。義大利北部城市帕多瓦 (Padua) 更因為太常在盛宴中使用黃金而遭到政府限制用量,以免面臨短缺。

「黃金把平凡的事物變得不平凡。」金箔製作公司 Easy Leaf 餐飲總監 Lynn Neuberg 說。

他們自 2004 年開始金箔買賣,一直以來交易量都算穩定,不過 Neuberg 說去年有明顯提升。「我想是因為主廚、甜點師和調酒師想在料理上發揮更多創意。」她說:「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精心製作的調酒、湯品或是綴以金箔的壽司更受矚目。」而且只要在料理中加一點點黃金,效果就不同凡響。

2012 年紐約的一個餐車就推出 666 美金(約新台幣 20,646 元)的漢堡,餡料除了松露、龍蝦、魚子醬,還有以金箔包覆的牛絞肉。一間位於地中海馬爾他的披薩店 Margo’s Pizzeria 也推出加了白松露和黃金的披薩,售價 2,000 美金(約新台幣 62,000 元)。去年,連必勝客也在美國舉辦超級盃之際推出限量黃金披薩的方案。

不過若要說到把黃金在料理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就不得不提紐約餐廳 Serendipity 3。金箔起司三明治、漢堡和 25,000 美金(約新台幣 775,000 元)的聖代等料理都在各領域得到金氏世界紀錄。其中一款較親民的聖代上鋪了價值至少 50 美金(約新台幣 1,550 元)的黃金,主廚 Joe Calderone 說:「這真的很誇張,但我們仍稱它為可以吃的藝術。」Calderone 認為是黃金外型讓人著迷,而非其價值,「如果金箔只是跟一張 A4 紙一樣便宜的東西,它還是很美,我也還是會用它。」

不過很顯然,這類料理還是偏重於吸引眾人目光的行銷花招,跟真正精緻的餐飲還是有些不同。儘管如此,還是有人真的讓黃金展露藝術價值。波特蘭巧克力商 Alma 會在巧克力外層裹上黃金,巧妙地運用美學技巧,乍看之下讓人以為巧克力是來自墨西哥的傳統藝術品。

剛開始,Alma 創辦人 Sarah Hart 還在學習如何製作巧克力與鍍金,過程實在不容易,「人們不懂這背後要付出多少勞力與時間,鍍一個巧克力就要花 10 到 15 分鐘。」更慘的是,市場反應也不如預期,「人們通常不想吃這種巧克力。」她說。

最近她接到五年前曾向她購買巧克力的客人來信。當時客人將巧克力送給母親,母親把巧克力放在祭壇上,後來母親過世,那位客人為巧克力拍照寄給 Hart。雖然過了五年,巧克力已過了最佳賞味期限,但外層的黃金依然嶄新如初。


當一道綴有黃金的料理擺到你眼前,會有什麼感受?的確,一道平凡無奇的菜餚有了黃金陪襯,似乎就變得特別許多,說不定還能成為行銷利器,像是之前介紹過位於美國的 Manila Social Club 就結合熱門食材參薯與金箔做成甜甜圈,一度造成 Instagram 旋風。不過吃終究回歸味覺的體驗與享受,美味與否或許才是讓料理歷久不衰的關鍵。

 

資料來源:With Meals Made Of Gold, Chefs Certainly Know How To Feed The Ego
編譯:Ting Wei
編輯:Cindy Lo
圖:Alma Chocolate, NPR, NY Daily News, Viral Flares, Bravo TV, Modern Luxury, Studio R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