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敦到東京,咖啡迷不可錯過的各大城市咖啡節


編輯: Patricia Ma

「精品咖啡不只是一股潮流,更是生活的一部份。」東京咖啡節發起人 Yuji Otsuki 說。

隨著一個城市咖啡文化的興起,在聲勢浩大的咖啡商展與競賽之外,有如慶典般的咖啡節也逐漸出現。那麼,在全世界有哪些咖啡迷們不可錯過的活動呢?

倫敦咖啡節 London Coffee Festival
首先,來介紹每年 4 月登場、剛於 12 日熱鬧展開的倫敦咖啡節。

「我覺得倫敦咖啡節最棒的是社群交流。在這裡能見到許多和你在做一樣事情的人,但每個人卻又展現各自不同的特色。」某攤位咖啡師向《Axonn》分享參與心得。

隨著今年邁入第 8 屆,倫敦咖啡節的規模越做越大,光是特色咖啡店家與美食攤位就超過 250 個,更別說多到令人眼花撩亂的講座與活動,從烘焙、杯測、沖煮到拉花應有盡有,此外還有咖啡調酒、DJ 現場演出、藝術創作展覽等,彷彿一場大型咖啡派對。根據主辦單位預估,今年將多達 3 萬 5 千多人共襄盛舉。

 

▲ 過往活動種類舉凡杯測、拉花、咖啡佐餐皆有,豐富多樣。

這場盛典共為期 4 天,前兩天為業界人士限定,第 2 天下午 4 點之後便開放大眾進場,活動也依照內容劃分為不同主題區塊,比如從不同面向鑽研咖啡的實驗室「The Lab」,或是專攻烘焙技術的烘焙廠「The Roastery」,另外也有開設一系列風味品嚐課程的品味室「The Tasting Room」,以下是幾個精彩看點:

【The Lab】
前兩天專為業界打造一系列活動,除了烘焙、研磨、沖煮等技術交流,也有如何經營咖啡館、打造品牌,甚至深入了解英國咖啡市場動態的講座。另外針對環保趨勢,也會探討紙杯回收與循環經濟。

週末兩天則為大眾設計了由淺入深的各種講堂。像是咖啡生產歷程、如何在家沖煮一杯好咖啡,再者也有咖啡雞尾酒背後的科學,或是咖啡產業的永續之道等。

【The True Artisan Café】
當地獨立咖啡店輪番上陣,使用 La Marzocco 咖啡機為倫敦咖啡節創作獨一無二的咖啡飲品,比如以香蕉、花生醬、杏仁奶為底的可可咖啡,或是結合耶加雪菲雙倍濃縮與可樂的調飲。

【LATTE ART LIVE】
對拉花藝術著迷?在這裡不但能看見多位世界級拉花大師現場演出、PK,也能報名課程親自向他們學習。

【Coffee Masters】
咖啡大師對決賽是倫敦咖啡節的重頭戲。為期 4 天不間斷的比賽,不僅杯測、沖煮、拉花都要比,還要挑戰出杯速度、創作咖啡調飲、現場調配綜合咖啡豆等,24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好手一較高下,搶奪冠軍頭銜和 5,000 元英鎊獎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倫敦咖啡節十分重視永續發展。他們與英國唯一的紙杯回收計劃 Simply Cups 合作,除了設下 100% 回收的目標,明年更將展示以回收紙杯再製的產品。另外,咖啡渣也將全數回收,交由 Bio–Bean 公司製成木材、生物柴油等。另外也會派專人巡場回收塑膠瓶,就連攤位用水,也只提供可以重複盛裝的容器,而非一箱箱罐裝水。

更難得的是,倫敦咖啡節門票總收入的 50% 將捐給 Project Waterfall 慈善計畫,為非洲幾個咖啡生產國提供乾淨的飲用水、加強衛生系統,提升生活環境。

▲ 倫敦咖啡節 2015 年盛況

由倫敦咖啡節延伸,五大城市咖啡節
倫敦咖啡節盛況空前,促使主辦方——英國活動企劃公司 Allegra Events 將 Coffee Festival 的概念於 2014 年帶到阿姆斯特丹,並陸續進駐紐約、洛杉磯、米蘭與開普敦等城市。

【阿姆斯特丹】
有鑑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咖啡市場近年來不斷成長,Coffee Festival 離開倫敦的第一站便來到這,活動內容同樣精彩豐富,比較特別的是,由世界精品咖啡協會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舉辦的咖啡師、拉花和沖煮大賽的決賽也會在此進行。今年度的阿姆斯特丹咖啡節已圓滿落幕,明年將於 3 月 1 日到 3 日舉辦。

【紐約】
進軍阿姆斯特丹隔年,Coffee Festival 再次把觸角伸到紐約,至今已邁入第 4 屆,今年將於 10 月 12 日登場,前後為期 3 天,總共約有 85 個攤位,而售票所得更將全數捐給 Project Waterfall 計畫。

【洛杉磯、米蘭、開普敦】
從美國東岸到西岸,洛杉磯 Coffee Festival 將於今年 11 月 9 日到 11 日初登場。而歐洲第三站則是米蘭,將於今年 11 月 30 日展開 3 天活動。至於南非首都開普敦則是 Coffee Festival 的最新目的地,活動將於明年首度亮相,具體時間尚未發布。

▲ 阿姆斯特丹咖啡節 2016 年盛況

巴塞隆納獨立咖啡節 Independent Barcelona Coffee Festival
「當時只是一群咖啡館朋友在閒聊,說著『嘿大家,我們應該來做點什麼!』,Nømad 他們那時候也在場。」當地自烘咖啡館 Right Side Coffee Roasters 的 Joaquín Parra 向《Sprudge》聊到活動緣起,「我們最初只是想辦個 BBQ 烤肉,後來才變成現在這樣。」

由巴塞隆納五間獨立咖啡館——All Those、Nømad Coffee、Right Side Coffee、Satan’s Coffee Corner 以及 Skye Coffee Co. 共同催生的巴塞隆納獨立咖啡節於 2016 年誕生,目的是推廣咖啡文化,並進一步帶動互動與對話,加強大眾對精品咖啡的認識。今年度將於 10 月 11 日開始,接連舉辦 3 天。

來到這裡,不僅能嚐到該城市知名咖啡館的手藝,也有少數來自歐洲其他地方的店家共同參與;此外巴塞隆納知名的主廚、餐飲職人和食材供應商也會帶來許多精彩活動,而音樂、啤酒、葡萄酒、咖啡調酒當然也少不了。另外,去年起也將第一天訂定為業內限定日,舉辦像是咖啡研磨的重要性、咖啡風味校正等活動。

▲ 2016 年巴塞隆納獨立咖啡節

東京咖啡節 Tokyo Coffee Festival
從 2015 年秋天開始,每年從春季到秋季一共舉辦三次的東京咖啡節,已經成為亞洲地區不可錯過的咖啡盛典。今年春季場次就在 14 日登場了,整場共有超過 30 個咖啡店家,不只有東京當地的品牌,更有來自關東其他縣市、關西、鹿兒島、沖繩,甚至是台灣的品牌,像是今年來自台中的 Coffee Stopover,以及過去曾參與的爐鍋咖啡、Single Origin Espresso & Roast 等。另外,也匯集不少咖啡器具品牌,以及美食、糕點與茶飲攤位,豐富性頗高。

《Sprudge》採訪本身也是專業咖啡師的活動發起人 Yuji Otsuki 時他表示,「把咖啡帶回家」是東京咖啡節的宗旨,希望透過活動讓人們瞭解:精品咖啡不只是一股潮流,更是生活的一部份。

為此,Otsuki 設定以手沖咖啡做為所有攤位的共同主軸;即使踴躍人潮讓咖啡師忙得不可開交,東京咖啡節也不嚴格管制入場人數,「我不希望這只是一場市集活動。當然,我希望來的人玩得開心,但這場活動主要是為了讓咖啡文化向下紮根。面對每一位前來的、幫助過我們的或經歷過這場盛會的人,我都由衷地感到高興。」

▲ 2017 年東京咖啡節


回頭看看台灣,在商展型態的咖啡盛會之外,去年夏天也開始陸續出現 Culture & Coffee Festival in Taipei 以及 Flavor Bazaar 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咖啡節活動,聚集海內外許多獨立咖啡館,展現咖啡風味與風格的多樣性。

從咖啡節的成立年份、規模大小或許能看出來一個城市咖啡市場的成熟度,而台灣的未來發展也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
從愛上一杯咖啡開始孕育文化:台灣咖啡盛事 Culture & Coffee Festival in Taipei
「喝咖啡自己喜歡最重要」夢幻團隊主辦 Culture & Coffee Festival in Taipei 即將登場

資料來源:
London Coffee Festival 2017 from Axonn Video
London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Amsterdam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The New York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The Milan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The Los Angeles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The Cape Town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THE AMSTERDAM COFFEE FESTIVAL 2014
The Amsterdam Coffee Festival 2016 Highlights from Allegra Events
Independent Barcelona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2nd Edition of the Independent Barcelona Coffee Festival
7 Scenes From The Independent Barcelona Coffee Festival
Independent Barcelona Coffee Festival from Tendenciastv
Tokyo Coffee Festival 官方網站
In Tokyo, At An Underground Coffee Festival

文:Patricia Ma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
Photo Credit: The London Coffee Festival(1)(2)(3)(4)(5)(6)(7)Jordon McGheeyozhikyozhik & Dhan Tam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