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研發一遇水就變形的義大利麵,為的是什麼?


編輯: Ting Wei

義大利麵有很多種形狀,比起規矩的直麵,通心粉或筆管麵這種形狀比較立體的種類在包裝上就麻煩點,畢竟佔的空間比較多。如果可以節省包裝空間與成本,對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大樂事。

CO.DESIGN 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 Tangilble Media Group 就找到讓包裝義大利麵變得更有效率的方法。研究員 Lining Yao 和 Wen Wang 研發出以吉利丁和澱粉做成的扁平義大利麵,一碰到水就會立體展開,變成螺旋麵或通心粉等各種形狀。因為乾燥的時候是扁平的,所以在包裝上更節省空間。

像這樣隨著情境不同,物質跟著改變形狀的原理對麻省理工學院來說並非新穎的想法,但至今多停留在理論階段,Yao 與 Wang 則把理論化為貼近人類生活的運用。

起初他們研究的是細菌,這些細菌在日本一直以來是用來發酵大豆的材料,而且一遇到空氣中的濕氣就會伸展或收縮,他們便把這種概念用到其他食品上。而吉利丁碰到水會伸展,所以他們做出兩層不同密度的吉利丁,這樣碰到水時就會捲曲。接著再 3D 列印出義大利麵,和吉利丁合為一體。

他們也和當地旅館 Windsor House Inn 餐廳的行政主廚 Matthew Delisle 合作,試著把麵融入料理中。Delisle 被視為新英格蘭最傑出的廚師之一,他發揮創意,把義大利麵和自家番茄及野生酢漿草做成沙拉,也把麵和烏賊、醃蛋黃及海鮮醬搭配在一塊。

現在有越來越多人以食物作為實驗對象,比方有設計師以昆蟲做成香腸,或是透過藝術來讓大家重新思考吃的定義。雖然要讓大家真的吃到麻省的這款義大利麵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從這裡我們也看到食物更多的可能。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義大利麵雖能節省包裝空間,但在做法和食材上都和傳統義大利麵有很大不同,不禁讓人好奇實際吃起來的感覺是怎麼樣。

 

資料來源:This MIT-Invented Pasta Packs Flat, Then Snaps Into Crazy Shapes
編譯:Ting Wei
編輯:Cindy Lo
圖:Engadget, Designb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