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色國籍重要嗎?從東方到西方,主廚 Kristen Kish 的廚藝之路


編輯: Ting Wei

當主廚 Kristen Kish 第一次吃韓式泡菜時,她想到的是馬上把泡菜加到麥當勞的漢堡裡。和一般在韓國長大的孩子不同,她沒有天天吃泡菜的童年,相反地,一直到七歲那年,她才和養父母在美國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的食物節 (Grand Rapids Food Festival) 吃到人生第一口韓式泡菜,當時她就想,這能平衡漢堡油膩的味道。

Bon Appétit 報導,Kish 出生於韓國首爾,到了四個月大的時候從孤兒院被領養到美國。「當我長大後才體會到,從被生母遺棄到被一個素未謀面的全新家庭接納,是件多難以置信的事。對我的養父母來說,我的到來是何其令人喜悅。」Kish 在第十季的《頂尖主廚大對決》(Top Chef) 中拿下冠軍,並在她的新書中這般寫到。

在食物節上嚐過泡菜後,她無法忘懷。「在那個年紀我什麼都吃,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因為自己出生在韓國,而特別覺得這是我的食物。」Kish 說:「我是在密西根州由一個白人家庭扶養長大的,對韓國文化並不了解,我也不會看著鏡子想說為什麼我和其他人長得不一樣,因為他們就是我的家人。」

自己怎麼看是一回事,人們卻常因 Kish 的外貌而認為她一定會一些亞洲料理。像是當她說自己愛做義大利麵,有的人會反問:「喔!那你會做拉麵嗎?」諸如此類的例子一再上演。但外表終究只是皮相,不能代表什麼。「我愛吃韓國食物,但我不需要去煮,很多人都做得比我還好。」她說。

對於自己廚藝之路的方向了然於心,Kish 專注於法式料理和義大利麵等食物,並試著翻轉年少記憶中的療癒食物。「我奶奶的高麗菜捲一直是我最愛的菜之一,在我還沒十歲的時候就進廚房,站在凳子上幫她忙。」她說。又好比綜合豆類沙拉是和家人野餐都會準備的料理,只不過她在書中改成炭燒的版本。

有時候她會在料理中加入亞洲食材,但目的並非為了做出亞洲料理。「如果我用醬油,是因為我想給一道菜增添鹹鮮風味。我也很愛味噌,因為它除了鹹,還帶有焦糖般的甜,味道很豐富。」Kish 說,她看到的是每種食材各自具備的風味,而不是食材從哪來。

唯有一次她學習韓國料理,是在多年前和飲食節目主持人 Lucky Chow 及韓國網路烹飪名人 Maangchi 一同上節目的時候,她們做了泡菜和烤牛肉等料理。但在那之後,Kish 再也沒做過那些菜。

儘管如此,這件事仍對她造成影響。在節目上,Maangchi 專門為她烤了芝麻料理。「我對年長的韓國女性一直都有好感。她這麼做頓時削弱我的防備,讓我覺得很溫暖。」Kish 說:「我的人生很精彩,不需要一個韓國家庭。但某些時候,我會忍不住想如果自己的人生走上另一條路,會發生什麼事。」

在 2012 年得到《頂尖主廚大對決》冠軍後,她有想過把獎金拿去韓國旅行。「我希望透過旅行充實自已,像是滿足心靈上的某些需求,結果有太多期待,反而給自己太大壓力,而不是單純去韓國吃美食、享受旅行。」她說。

現在,找尋和韓國的連結並非她最想做的事,不過她倒是希望有一天能到自己出生的醫院診所看看。至於要不要找生母,則讓她感到猶豫,「光想就讓人情緒激動,但我覺得我和她好像距離很遠,因為我現在的家人才是我的家人,而且如果我在韓國長大,可能也不會變成廚師。不管他們當初是不要我還是沒有能力扶養我,我後來還是被領養了,如果沒有發生這些事,我的人生也不會過得這麼好。」她說。


沒有經歷過,很難體會像 Kish 這樣被領養的心路歷程。但我們或許能試著理解的是,做為廚師,身分認同是一件重要的事;認清自己從哪來,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去。

 

資料來源:How Being an Adopted Korean Influences the Way Kristen Kish Cooks
編譯:Ting Wei
編輯:Cindy Lo
圖:Alexandra Wimley/Boston Magazine, Brian Doben/Oprah, Lux & Con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