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好刀就自己做 音訊工程師自學成為刀匠


編輯: Ting Wei

一點一點慢慢敲磨,刀具鍛造本就是門慢工出細活的學問。在這個什麼都能大量產製的社會裡,工匠的手藝顯得特別珍貴。尤其當一個本來成天與電腦為伍的音訊工程師轉而投身講究手工的製刀產業,更讓人好奇背後的故事與轉折。

MUNCHIES 報導,Dimitri Turcott 是一名居於比利時的刀匠,但他不是那種拜師學藝或有私傳秘方的典型刀匠。「我以前學的是音樂,後來成為一個音訊工程師。」他說:「每個夏天我都會去音樂節工作,節慶結束,我就有空閒做點其他事。我很喜歡戶外活動,像是登山、狩獵還是野外旅行。」

在野外生存,一切都得自己來,刀子的好壞變得格外重要。「當時我想買刀,但好的刀很貴,所以我想,何不自己做呢?」

「我的個性很執著,當我想要某個東西,我就會想辦法得到。」他說:「製作刀具這門藝術越來越式微,所以我翻閱古書、上網蒐集資料、拜訪世界各地的刀匠。」每到一個國家,Turcott 就會找當地的師傅。「在印尼婆羅洲,我找了好多天,最後來到一個聚集很多刀匠的小村落,買了一把以卡車零件做成的大刀,很節省資源,讓人印象深刻!」

在他家裡有六十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刀具。「我知道這個興趣有點超過。過海關的時候我常常被攔下。」他說。

十年前他開始製作他第一把刀。「最讓我驚訝的是第一把和第二把的差別,第二把實在好太多了。至今我仍不斷想起那把刀,同時也提醒我當初決定踏入這行的初衷。」他說。

當時,Turcott 沒有任何設備,他只好用銼刀把刀磨亮,花了他六個月的時間才完成。「你有試過用銼刀磨亮金屬嗎?真的很費工夫。」他說。

後來,他把一塊老舊的火車鐵軌當成鐵砧,還弄來一些煤炭、一把鐵鎚和一個小型熔鐵爐。「我先從敲打熱金屬塊開始,自己探索的過程犯了很多錯。但每嘗試一點,我就有新發現,如果沒有犯錯,我也不會學到要怎麼做好。」Turcott 把第一批刀具拿到 De Invasie 設計展,「我在那把幾乎所有的刀具都賣光了,得到很多正面回應。」如今,他總算擁有專業鍛刀設備。

「我越來越關注餐旅業。廚師會來我的工作室挑選握把的木頭材質,和我一起決定刀型,再由我為他們鍛造。最近,一位飯店經理請我為一個在摩納哥餐廳工作的女廚製作刀具,希望造型更女性化一點。」他說:「要做廚師刀並不容易,需要點時間。依大小和結構的複雜度而定,可以花四天到兩週不等。」

說著,他開始示範製作過程。等到金屬受熱變紅,Turcott 就把它從火堆中取出敲打,當橘紅色澤褪去,他又得把它放回火堆中。他說:「往往得花上數小時製作。最後越變越小,直到變得非常薄。廚師刀比野外用的刀子還薄,相對也比較脆弱。鍛刀的秘訣是溫度掌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毀了。」

在他工作室裡有各種鋼鐵、木材和皮革。「鍛刀最吸引人的就是從原始的素材開始,最後做成美麗實用的工具。」他說:「過去做音樂時得在暗暗的房間裡對著電腦數小時,現在我用不到電腦了,感覺就像呼吸到新鮮空氣。」

Turcott 說,刀匠有 50% 的時間都在找尋對的金屬和木材。「很多時候,你得找到國外去,這其實還是很小的市場,你不會在街上看到一間專賣刀具材料的店。最近我朋友給我一大塊老舊的樓梯,因為他太太覺得這木頭顏色太深。結果發現這是少見的非洲崖豆木 (Wenge),簡直是太棒了!這麼多我可以再用至少一年。」

目前,Turctt 正忙於為一間餐廳製作二十把給客人切牛排的刀。「人們說我的刀有特定風格,不過對我來說單純是從靈感出發。每個時期的作品都會不太一樣,基本都和我當時著迷的事物有關。」

雖然 Turcott 宣稱自己沒有秘方,但他也沒有把所有技術都公諸於世,他說:「我很喜歡把知識傳遞給大家。當我剛踏入這行時,如果有人能幫我一定很棒。但我也不可能什麼都說,他們得靠自己努力爭取,如果問對問題,自然就有答案。」

 

資料來源:Meet the Audio Engineer Who Taught Himself How to Make Chef’s Knives
編譯:Ting Wei
編輯:Cindy Lo
圖:studioblade, MUNCH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