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永續意識抬頭,近來各國紛紛祭出相對應的政令法規來維護環境。年初,韓國開始實施減塑政策,在超市、便利商店或麵包店購物,如果需要塑膠袋,將另外收費。汶萊和越南等國也提出禁用塑膠袋或徵收環境稅等方式來減塑。而台灣則將於今年七月啟動禁用一次性吸管的政令。
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紐約市則從今年起開始禁用一次性保麗龍,舉凡提供相關餐具或容器的餐廳及食品零售業者都將受到影響。
除了政府單位的提倡,不少企業也投入其中。食品大廠雀巢也宣告一系列的環保行動來呼應他們去年做出的承諾:2025 年前把所有的產品包裝改為可回收材質。「即便如此,我們明白就算是 100% 做到回收,也不能完全應對塑膠浪費帶來的危機。」執行長 Mark Schneider 說。換句話說,從多方採取行動或許是更完整的方式。上至配合廠商,下至消費者,都是這場減塑運動的一員。
在永續包裝方面,雀巢旗下的科學包裝機構 Institute of Packaging Sciences (IPS) 負責評估及研發替代性的包裝材質。此外,他們也和生技公司 Danimer Scientific 合作,開發可海洋生物分解的水瓶。而前陣子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塑膠吸管,雀巢也於今年二月開始減用,改以紙類或其他材質取代。
另一方面,英國零售商 Marks & Spencer (M&S) 也嘗試開賣更多散裝蔬果,以減少塑膠包裝的使用。透過安排受訓過的店員在側給予建議,來鼓勵消費者選購。而這些散裝蔬果並不僅限於馬鈴薯這類較堅實的品項,也包含了番茄及莓果類等,部分商品仍會有可分解材質的包裝保護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M&S 其實也移除了生鮮蔬果的「保存期限」,而是改由店員與消費者互動,提供保存及避免食物浪費等的訣竅。「我們知道消費者也想在減塑行動中參一腳。而身為企業單位,我們的目標是在 2025 年前達到零浪費。」食物永續部門的部長 Louise Nicholls 說。
至於 M&S 的減塑行動,已從一月開始先進行三個月觀察看看,透過這段期間評估消費者的反饋以調整方針。
資料來源:
Lush, M&S, Nestlé Accelerate Plastic-Free Strategies
編譯:Ting Wei
編輯:Cindy Lo、Naomi Chen
圖:Raquel Martínez/ Unsplash、Sven Scheuermeier/ Unsplash、rawpixel/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