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特克人的貨幣
人類食用巧克力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 1900 年,馬雅人以可可果實發酵成飲品,並加入胡椒等辛香料飲用。當時的馬雅人將可可豆視為來自天神的禮物,甚至將可可飲取代儀式所需要的血液,或是作為婚禮上新娘新郎互換的信物,在當時是非常昂貴的珍寶,只有在祭典儀式時才能飲用。
馬雅人相信可可飲讓人類更加強壯,甚至可提升生育力,是充滿能量的神聖飲料。至今,在墨西哥南部還有一種名為「Chilate」¹ 的飲料,就是當年馬雅可可飲的演進。
¹ 以可可、肉桂、米和糖等食材製成,是墨西哥具代表性的冷飲之一。
西元十四世紀阿茲特克人統治了墨西哥中部,建立了王朝,依舊將可可豆視為珍貴的貢品,也當成大額貨幣使用,一百顆可可豆可換得奴隸一名。
從馬雅文明到阿茲特克王朝期間,可可飲皆是不加糖的,非常苦。西元十六世紀出生義大利的哥倫布獲得了西班牙伊莎貝拉皇后的支持,四次橫渡大西洋,抵達了美洲新大陸,也將可可豆和可可樹帶回歐洲,巧克力的歷史開始在歐洲落地生根,經過不斷試驗調整,搭配蔗糖和牛奶以及肉桂飲用的熱巧克力誕生了,巧克力也從神聖祭禮變成風行皇家貴族間的昂貴飲料。
▲ 可可是熱帶常綠植物,原產於南美,果實呈橢圓形,一個果實內有 30~50 粒種子,圖中白色部分是果肉。
可可大事紀
1615 年西班牙菲力普三世與奧地利皇后的女兒安妮公主嫁給了法王路易十三,將她最喜愛的巧克力帶到法國,但當時並未引起潮流。1660 年安妮的姪女奧地利瑪麗公主嫁給路易十四,宮廷為了取悅她,大量製作、發放巧克力,這股風潮也漸漸延伸至整個巴黎。
1657 年,第一間巧克力吧在倫敦開幕,在當時是相當時髦的社交場所。貴族們在巧克力吧飲用添加了肉桂與鮮奶的熱巧克力飲,打打牌、聊聊八卦、討論政經局勢。
1850 年,英國巧克力製造商人 Joseph Fry 在巧克力飲中加入大量的可可脂,第一塊固態巧克力終於誕生了。1875 年 Henri Nestlé¹ 和他的夥伴 Daniel Peter 在巧克力塊中加入濃縮牛奶,創造了第一支牛奶巧克力棒。1879 年瑞士的 Rodolphe Lindt² 研發了一台螺旋攪拌機,經過 78 小時的攪拌,巧克力的質地變得滑順細緻、入口即化,巧克力製作技術也開始朝向精緻工藝發展。
¹ 食品大廠雀巢 (Nestlé) 的創辦人。
² 瑞士巧克力製造商人,創辦瑞士蓮 (Lindt) 巧克力廠。
▲ 可可粉依製程分成天然可可粉、鹼化可可粉(又稱為荷蘭式可可)。前者酸苦皆強烈,適合烘焙,後者加入了食用鹼,味道較溫和,用途廣泛。
風靡全世界的美好滋味
現今,全世界可可一年的產量高達 400 萬噸,不過因為氣候變遷,乾旱與病菌蟲害等問題,可可產量逐漸銳減。隨著世界人口數增加,以及生活品質提高,加上中國、印尼、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大舉加入到可可消費市場,人們對高檔巧克力的需求更是愈來愈高,未來,巧克力恐怕供不應求。因此,有一群科學家們正極力改良可可樹的基因,希望研發出可對抗暖化和乾旱、病蟲害的可可樹,讓巧克力的美好可繼續延續。
本文出自於:【知識】巧克力的千年之戀
文: 謝繕聯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Ting Wei
圖:Black as Chocolate、Maxpixel Freegreatpicture、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