鮪魚復育告急:太平洋捕魚國達成協議,限制捕撈額度


編輯: Patricia Ma

雖然鮪魚瀕臨絕種早已經是常識,但很多餐廳依舊供應價格高昂的肥美鮪魚,饕客依舊享受著這般美味,彷彿新聞只是新聞,美食當前就什麼都拋諸腦後。

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或許鮪魚問題比你想像的更嚴重,促使今年太平洋漁業會議上,不得不立下復育鮪魚的新目標,以及相關限制。


《華盛頓郵報》報導,太平洋藍鰭鮪魚最近終於可以稍稍喘口氣,9 月 1 日鮪魚捕魚國達成協議,共同逐步重建嚴重下降的鮪魚數量,但同時不完全限制日本等國捕撈與食用此海洋珍饈。

然而,當保育人士警告太平洋藍鰭鮪魚已經面臨商業性滅絕(commercial extinction),全世界目前鮪魚消耗量最大,每年吃掉佔全球四百二十億美金鮪魚市場八成的日本,卻依舊反對剛達成的新法案。

反之,限額捕撈的支持者則讚譽此協議是人人都該試著妥協的事。

「這絕對是邁向鮪魚復育正確的第一步,但這也只是第一步。與會國家還立下很多承諾,我們必須確保他們有確實遵守。」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全球鮪魚保護工程人員 James Gibbon 說。

SONY DSC

在韓國釜山舉行為期一週的會議上,負責共同管理太平洋藍鰭鮪魚的兩大機構——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 以及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 (Inter-American Tropical Tuna Commission),敲定讓鮪魚重回永續發展之路的計畫,與會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中國、南韓與日本。

因為過度捕撈,如今太平洋藍鰭鮪魚的數量,比起最高峰的時候已經減少超過 97%。

會議中,兩大組織立下在 2034 年以前,將重建鮪魚數量至歷史高峰兩成的目標,而這是科學家認為保護鮪魚必須的最低數量。

在此期間,一旦達成 2034 年目標數量的機會低於百分之六十,與會國都同意會立即降低捕撈額度。另外,接下來七年,除非達標的機會到達 75%,與會國都不能增加捕魚數量。

另外,漁業團體也同意在 2020 年以前建立漁獲登記制度 (catch documentation scheme),制止非法捕撈的太平洋藍鰭鮪魚流入國際市場。拿今年來說,六月底時日本和墨西哥的鮪魚捕撈量早已超過年度限額。這還不包括日本農林水產省¹ 水產廳所預估,高達一百噸(約九萬多公斤)的非法捕撈或未聲報的部分。事實上,目前日本國內的捕撈限額完全是看漁民自發決定。

¹ 相當於台灣農委會本部。

「日本跟其他國家不同之處,在於有太多小規模漁業活動,但是政府還沒找到控管的方式。」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日本分會、海洋暨海產組組長山內愛子 (Aiko Yamauchi) 說到。

因為鮪魚大腹 (otoro) 油脂肥美可口,在日本廣受推崇,東京的米其林等級壽司料亭,一片就要將近七百元台幣。

不過,就連日本頂級壽司師傅也在擔憂鮪魚絕跡的可能性。

「鮪魚量不斷減少,是很重大的問題,」東京鮪魚專賣連鎖店 Irifune 的主廚 Katsumi Honda 說,「更嚴格的捕魚規範勢在必行,價格一定會上漲,那對我們來說是個大問題,但以長遠的角度來看是件好事。」

可是日本漁民仍舊反對更少的捕撈限額,以及更嚴格的規章。

會議中,日本農林水產省水產廳聲稱,目標回復數量可以依靠去年會議上新增的條款來實現——將幼魚或者是重量未達 66 磅的鮪魚年度捕撈量減半,以增加能夠產卵的成年鮪魚。

但日本之前卻沒有遵守此規範,日方代表這次在其他國家與國內媒體持續施壓下,同意了新的目標數量。

「這代表新規範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沒有其他魚類像太平洋藍鰭鮪魚數量嚴重下滑,所以一刻也不能等。」世界自然基金會的 Yamauchi 說。

東京海洋大學的副教授 Toshio Katsukawa 提到,日本當局正試著安撫漁業,說服他們同意新規則。

但日本漁業也將部分希望寄託在美國總統川普身上,因為他們知道他並沒有把保護環境列為首要任務。

「但是如果日本真的想要保護漁民,他們真的應該努力重建鮪魚數量,即使過程將會面臨許多艱難時刻也一樣。畢竟如果鮪魚真的絕跡,最慘的會是漁民。」Katsukawa 說。


日本人嗜吃鮪魚成性,且鮪魚市場規模可觀,即使太平洋各國共同立下協議,但實際執行成效如何,仍需持續追蹤觀察。

文章來源:
Tuna-fishing nations agree on plan to replenish severely depleted Pacific bluefin stocks

編譯:Patricia Ma
編輯:Cindy Lo
Photo Credit: Martin Abegglen(1)(2) CC BY-SA 2.0, 27707, George Alexander Ishida Newma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