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搭配魚子醬,聽起來再理所當然不過。因為香檳價格較高,而且總是在歡慶的場合出現,給人的印象不外乎高貴奢華。所以你可能沒想過,熱狗、煎餃、甚至薯球竟然都能搭配香檳?是的,這樣新潮的氣泡酒吧正在世界各地開花。
《彭博》報導,過去幾年間氣泡酒¹ 席捲全世界,根據國際知名的酒類機構 VinExpo 和 IWSR 去年六月發佈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氣泡酒是成長速度最快的三大酒類之一。而外銷美國的香檳數量已經連續四年呈現成長,如今每年已高達 2,100 萬瓶。上述研究也預測到 2019 年,全球氣泡酒消費量將再增加 8.7% ,遠遠高於所有酒類的預估總成長量 1.4%。
¹ 只有法國香檳區產的氣泡酒才能稱作香檳,不過其他歐洲國家、美國加州等地也都有生產氣泡酒。延伸閱讀:世界各地的氣泡酒,你都認識嗎?
在人們對氣泡酒的狂熱之下,出現一股新潮流:新潮氣泡酒吧。
上個月剛於紐約西村開幕,展露裝飾藝術風格的 Air’s Champagne Parlor 香檳氣泡酒吧裡,有一款名為 WWBMD(“What Would Bill Murray Do?” 的縮寫)² 的酒飲,將香檳倒入裝滿冰塊的杯子裡並加入檸檬調味,售價 15 美元(約台幣 455 元)。
² 相較正統喝法,美國喜劇演員比爾莫瑞 (Bill Murray) 偏愛把香檳倒入裝滿冰塊的杯子裡再喝。
不只如此,他們還將稀有難找的獨立酒莊香檳,混搭高檔珍饈與平民美食,再配上懷舊藍調和靈魂樂,顛覆一般人對香檳吧的印象。
「我想改變香檳吧既有的模式,用有趣的、出乎意料的方式向人們介紹這種勢不可擋的酒飲。」年僅二十九歲的創辦人 Ariel Arce 說。
Air 的酒單十分多元,從精選的獨立酒莊香檳、自然氣泡酒 Pét-Nat 到頂尖的義大利氣泡酒 prosecco,甚至是來自希臘、以希諾瑪洛葡萄 (xinomavro) 釀製的稀有氣泡酒,超過 100 款的氣泡酒反映出這個時代的思潮。說到這裡 Arce 表示一般人不會覺得香檳是平易近人、負擔得起的。因為長久以來,氣泡酒被包裝為奢華的產品進行銷售。現在喜愛品飲的人已經發現,氣泡酒也可以是不傷荷包就能找到有趣風味的葡萄酒之一。
就像其他新潮的香檳氣泡酒吧,Air 推廣的概念也是香檳並不是一本正經的酒款,佐搭小食的可能性也不只有昂貴的魚子醬。沒錯,Arce 的酒吧雖然有提供三款魚子醬,但搭配的卻是蝦夷蔥口味的洋芋片。
平民美食配香檳
事實上,這種輕鬆品香檳的酒吧 Air’s Champagne Parlor 不是第一間。創辦人 Arce 的靈感來源其實是早在五年前開幕,如今於倫敦人氣居高不下的 Bubbledogs,他們跳脫既有框架,以精心烹調的熱狗堡來搭配 60 多支香檳,甚至經常邀請大廚來設計熱狗堡,例如去年就請了美國名廚 Thomas Keller 設計了一款龍蝦熱狗堡。
而在美國,同樣提供輕鬆庶民小吃的時髦香檳吧中,今年一月於舊金山開幕的 The Riddler 則主打薯球鬆餅,以及搭配各種口味調味鹽的爆米花,引出香檳鮮明的酸味。在迷你而明亮的空間內,他們掛上 1970 年代好萊塢巨星賈桂琳.貝茜 (Jacqueline Bisset) 的照片,那是她在 1967 年的 007 電影中手握一瓶香檳的畫面,玩世不恭的氛圍不言而喻。
這股風潮也吹到東京,去年開幕的 Champagne & Gyoza 就拿日本常見的煎餃,搭配 30 幾種不同的香檳,從無年份香檳到價格高貴的1,500 毫升大瓶香檳 (magnums) 都有。
從樹屋到滑雪場,氣泡酒吧的各種形式
繞了世界一圈後回到香檳原產地——法國香檳區,就在漢斯酒莊 (Reims) 以南的維齊森林裡,也有一間風格獨特、設計感十足的樹屋酒吧 Perching Bar,顧客穿越架高的步道和繩橋,到達那裡坐在鞦韆上啜飲香檳。
即使新潮的氣泡酒吧不斷冒出,卻不代表經典已死,豪華高檔的香檳吧並未消失。例如倫敦米其林一星餐廳 Texture 的酒吧開幕已有十年,生意依然興旺。此外,高端香檳品牌也以前所未有的頻率進攻飯店,開啟快閃酒吧。例如到了冬季週末,美國亞斯本的 Little Nell 飯店就會拖著重達 2,000 磅的凱歌香檳 (Veuve Clicquot) 移動式酒吧固定於山上某處,每週在社群網站上公佈一次酒吧位置,讓滑雪客滑出正規雪道來趟冒險。
此外,今年夏天,巴黎的香格里拉大飯店也有由庫克香檳設立的 Le Bar à Ciel Ouvert by Krug,顧客可以在露台一邊啜飲香檳,一邊欣賞巴黎鐵塔。腳步移往南法,來到蔚藍海岸著名的酒店 Grand-Hôtel du Cap-Ferrat,噴水池邊有香檳王 (Dom Pérignon) 的快閃酒吧,供應2000 年和 2006 年的香檳。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 Air 酒吧,老闆 Arce 特別為每款香檳取了專屬名字,讓顧客更容易選擇,像是以「煙燻草莓」來形容 Paul Clouet Rosé 就十分到位,不過 De Sousa 取名為「茉莉」就沒那麼精準了,但總歸這樣的名字更加平易近人。
這些氣泡酒吧的創意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有著新奇的魅力,給予人們重新愛上香檳的理由。
以餐廳來說,在 fine dining 之後出現了 bistronomy,擺脫拘謹的氣氛,輕鬆享用精緻料理。沒想到氣泡酒吧的世界,近年來也逐漸吹起這般風潮,或許也是擴大客層的一種策略。當「餐」與「飲」都冒出各種新型態店家,市場風景也就越來越豐富多樣,令人期待。
文章來源:
A Champagne Bar Boom Pairs Bubbly With Hot Dogs, Dumplings, Tater Tots
編譯:Patricia Ma
編輯:Cindy Lo
圖:George Chinsee/WWD, Air’s Champagne Parlor/Facebook, Moshi Moshi Nippon, Paris Frivole, Bubbledogs&/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