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界的傑森包恩:餐廳密探的特務生活


編輯: Patricia Ma

如你所知,食評工作必須匿名進行才能保持公平性,因此擁有好幾個假名、好幾張不同名字的信用卡都不奇怪。

好比紐約時報食評家 Pete Wells 的名字在餐飲圈無人不知曉,但大概沒人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來聽聽紐約時報自行採訪 Pete Wells,揭露他有如特務般的生活:

你能談談怎麼隱瞞身份嗎?
我每週都換一個假名,有時候甚至是每天。我用盡各種方法隱藏電話號碼,而且,呃……我大概有三、四十個電子信箱。我擁有很多、很多身份。

聽起來好像「沒有生命危險」的傑森包恩。
還是有危險!我不認為這很公平……我的意思是,例如我前兩個禮拜生了場病,那情況實在很糟,我一坐下來就感到不太對勁,因此在上菜之前,我不得不中途離席。這完全與那間無辜的餐廳無關……但他們顯然很傻眼;他們的服務其實非常非常周到。但食評最不想要的就是因為身體不適而引人注意,最後狼狽地離開。

你都怎麼控制體重?
我進食的方式很像巨蟒,大吃一頓之後,接下來一整天我就像蟒蛇般四處滑行,不再吃任何東西。

一定要餓著肚子上餐廳嗎?
對啊,當你真的很餓的時候,才會有興奮期待的感覺。反過來說,如果一天要跑兩攤,真的會對第二攤興趣缺缺。你必須帶著慾望走進餐廳,那才像是一般人上餐館會有的情形。食評有責任讓自己處在能夠被食物感動的狀態。

你有培養秘密眼線嗎?
我沒有這種東西……我的意思是,你知道的,我通常從朋友、讀者或其他餐飲圈的人那蒐集資訊。我也非常關注最新的食評。但,不,我沒有眼線,當然有也很好,但只要我有時間,我其實很樂意自己蒐集資訊;我可以為了探索新餐廳,一個人到紐約法拉盛 (Flushing) 住上整個禮拜。


在不知道顧客身份的前提下,才會展現最真實的料理與服務。好比在台灣,蘋果日報的「秘密客」系列報導概念正由此而來。

然而,在資訊如此流通的年代,Pete Wells 如此大咖的人物,隻身吃遍各地餐廳,甚至同間餐廳吃上好幾回,身份真的能夠長期保密嗎?這點倒是令人好奇。

文章來源:
A Food Critic’s Many Masks

編譯:Patricia Ma
編輯:Cindy Lo
圖:Pexels(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