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Ting Wei
食物是一種很有魅力的東西,撇開滿足人類的生理需求不說,看看古今中外有多少文學作品圍繞著它打轉就知道。比如北宋大文豪蘇軾就是出了名的饕客,愛吃也愛煮。著名的東坡肉就是因他而起,相傳他請家廚把豬肉切成方塊,加了佐料再文火燉至香軟入味,還為此寫了一首《豬肉頌》。又好比《紅樓夢》,裡頭對食物鉅細靡遺的描寫,讓人得以一窺當時貴族料理的高水準。
時間拉到近代,從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就有不少文人把鄉愁寄託在食物中。到了民國七零年代解嚴開放後,出版業一片欣欣向榮,飲食文學的發展也跟著蓬勃起來。
以飲食為題的書寫可以有很多種方向,除了食譜,抒發個人情感記憶的類型亦所在多有。此外,也有作家透過食物貫穿歷史文化與風土,或是帶入科學觀點,甚至更宏觀地分享飲食趨勢的觀察。
不同的內容引發的感觸也不一樣,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每每看了都讓人口水直流,恨不得馬上變出一道跟書裡一樣的菜色大啖一番。而讓人嘴饞的文字功力可以怎麼培養?
曾在商業性雜誌生活副刊擔任記者十二年的盧怡安將在伊日講堂開課。除了帶大家探討家常飲食的書寫方式,也將導讀當代飲食作家蔡珠兒、森下典子及向田邦子的《記憶的味道》、《紅燜廚娘》及《女人的食指》三本書,同時享用一些家常料理。
伊日講堂提到,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家傳口味,可能是母親,也可能是奶奶。這次他們首度把閱讀、寫作與吃喝結合在一起,似乎又比單純閱讀來得更讓人五感大開了。
文:Ting Wei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
圖:伊日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