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 (Boston),一座文化、學術、音樂、藝術、美食與歷史並存的北美海邊大城,今年五月於華盛頓街 (Washington St.) 上迎來一間設有「炒菜機器人」(stir-fry robot) 的餐廳:Spyce。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好奇,關於 Spyce 的創立背景,以及餐廳究竟如何運作?
Spyce 是一間由技術 (technology) 與服務 (hospitality) 交織而成的餐廳,由四名於麻省理工攻讀機械工程的學生:Michael Farid、Kale Rogers、Luke Schlueter 和 Brady Knight 在三年前共同創立,而興起這樣一間機器人餐廳的念頭,來自於他們是一群飢餓的學生且又是運動量大的水球社社員!當然,背後的原因是大學生們往往沒有足夠的預算選擇健康且營養充足的食物,因此他們試圖用技術解決問題,以機器取代人力,以求提供價格平易近人、美味又營養的餐點。
儘管烹飪的動作是交由機器人,但對於料理,Spyce 也絕不馬虎,由米其林二星主廚 Daniel Boulud 擔任料理總監,而 Sam Benson 廚師則擔任行政總廚一職,為餐廳研發多樣化的菜單,種類包含拉丁、印度、泰式、摩洛哥等風味,另外也有提供蔬食選擇。
用餐體驗
客人進入餐廳後,要先走向有觸控屏幕的自動服務機,按取想要的料理,而 Spyce 也設有加選雞肉、鮭魚和雞蛋的選項,以供想獲得更多蛋白質的顧客選購。另外,Spyce 知道食材的選擇會對於世界環境造成影響,像是牛肉在生產過程中並非永續性的 (sustainable),餐廳因而不提供牛肉。
在服務機點選完食材後,櫃台後面的機器人會開始運作,在冷藏箱裡已分配量化好的食材,會經由運輸管送到一個移動式盒形機器人手中,並將食材分送至正確的炒菜機器人。此機器人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加熱方式,以大約攝氏 232℃的溫度烹調食物,並利用旋轉的動作(類似烘衣機)來翻炒,烹煮食材的過程約為兩分鐘。接著,炒菜機器人會自動傾斜並將食物倒入碗中,系統會將鍋子洗淨,再繼續為下一個客人服務。此時,人類才進入為餐點後製作的流程,在菜餚上頭放上沙拉、香菜等裝飾物,蓋上貼有客人名字的蓋子,微笑送到顧客手中。
科技,持續為餐飲打造不同的體驗與模式,但也有許多人擔心,更多自動化設備的導入會佔據人類的工作範疇,根據這點,Spyce 的首席執行長 Farid 在 Xconomy 的報導中表示:「Spyce 的目標永遠不會是消除工作,而是盡可能提供價值給消費者,而炒菜機器人的導入是因為能有效降低餐廳的成本。」儘管 Farid 沒有直接回答到問題的核心,但 Spyce 餐廳的最大任務在於:為客人創造風味十足且健康的快餐體驗、縮短等待餐食的時間,並提供大家都能負擔的平價美味餐點。
或許不久的將來,台灣也會吹起一股科技餐飲風潮,你準備好了嗎?品嚐由機器人烹調的美味營養快餐!
資料來源:
Spyce
The Boston restaurant where robots have replaced the chefs
Spyce, One of the World’s First Robotic Restaurants, Is Opening in Boston
Spyce, MIT-Born Robotic Kitchen Startup, Launches Restaurant: Video
Spyce – FAQs
編譯:Tina Wu
編輯:Cindy Lo 、Ting Wei 、Wanyu Wang
圖:Spy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