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經濟轉型必要性:線性 VS 循環


文: Tina Hsieh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口持續增加與資源日趨匱乏的威脅,各路專家紛紛提出現行線性經濟模式所帶來的危害,並提倡轉型為循環經濟。上個月,丹麥商務與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合作舉辦了一場以「食品供應鏈永續綠色」為主題的高峰會,邀請到食力傳媒執行長童儀展、祥圃實業吳昆民董事長等擔任與談者。其中,台糖董事長黃育徵以「如何落實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為主軸,從「為什麼」、「什麼」到「如何」,解析循環經濟的必要性,受循環經濟影響最大產業之一的食品業當然也息息相關。

耗盡地球的「線性經濟」

「線性經濟」的生產消費模式是先從自然環境開採原物料,加工製造成商品、銷售、使用後丟棄,也就是所謂的「take(獲取)、make(製造)、use(使用)、dispose(丟棄)」的概念。

「從需求端出發,」黃董解釋「我們從小被教育『好的生活』定義就是『擁有權』。」他相信這是線性經濟裡的一個迷失:我們需要擁有東西才會快樂、才是成長。報紙上所謂的「刺激經濟成長」,無非就是多購買、多消費。而這樣的揮霍性消費文化引領到最後就是氣候變遷。

另一方面,從供給面看,「線性經濟」是一個失衡的行為模式。黃董以世界知名跨國科技公司蘋果為例,如果一輩子只能賣給每個消費者一個產品,蘋果大概不會、也無法生存。因為如此,每個企業內部都會有一個「計劃性汰舊(planned obsolescence)」的概念。例如,蘋果每個新型手機的產品週期約 18 個月,這之後就會推出新的商品來滿足公司內部的預測。而這些計劃性汰舊的產品就好像打開的水龍頭自來水,無止盡地流出。當水溢出容器時,就好比我們的需求超出現有資源可負擔的範圍。

很多企業針對「溢出的水龍頭水」做 CSR(Coope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的舉動,號召員工到海邊撿垃圾等等,然而這些都是片段性地補強。最快、也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把水龍頭關掉,這也就是「循環經濟」所提倡的概念。

♦ 線性經濟 VS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目標 SGDs

「我們對成長的定義出了問題。」

1968 年美國總統候選人 Robert F. Kennedy 在演講中,用非常諷刺的方式看待 GDP¹:「GDP 衡量了所有的東西,就是無法衡量生活和生命的價值,如:婚姻美滿與否、孩子健康與否、對弱勢的照顧等。」黃董分析,GDP 更嚴峻的是它會涵蓋一些對社會不好的部分,包括香煙廣告、核能武器、槍支等。因為這些原因,聯合國在 1995 年推出了 MDGs(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的概念,加入了貧窮、飢餓、環境的可持續能力等八項千禧年發展目標,隨後又在 2015 年重新調整、得出更完整的論述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定義未來成長的方向。然而,如何落實 SDGs?除了數位科技的運用,還要將在地資源效率最大化。

¹ 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生產總值

<數位科技運用>
循環經濟的概念是讓人使用一個產品而不擁有。「你需要燈泡嗎?還是需要亮度?」黃董問在場的聽眾:「你需要冷氣嗎?還是需要冷風?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的議題。」他以荷蘭新創公司 Bundles 為例,提供洗衣機的洗衣月租服務。該公司提供免費到府安裝洗衣機的服務,根據智慧連網技術,以智慧插座檢測消費者的使用狀況,作為收費基礎。這樣的機制讓家庭洗衣機成為可循環再利用的產品。從生產端出發,設計可循環使用的零件以及耐用的商品,解決了過去難以處理的大型廢棄物,也會帶動新的商機。

除此之外,荷蘭的史基浦機場安裝了全球第一套循環行李輸送系統「Blueveyor」。該系統的零組件數量比過去所需的減少近一半,且 99% 的零組件都可回收再利用,促使能源消耗直接減少 60%。飛利浦也重新設計燈泡結構,將 LED 燈泡設計成可拆解模組,並使用可回收、再利用或耐久性材料,以達到 100% 循環再利用。這些模式都需要數位科技的精密監控與統計。

另外,歐盟國家也善用 IoT² 相關應用。以這種技術追踪食品流向、期限提醒,並利用累積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監控需求量,進而降低食物浪費。

² Internet of Things,也就是物聯網,由實際物體,如汽車、家用電器等,經由嵌入的感測器等裝置,透過網路所形成的訊息連結

<在地資源效率>
「台灣有 99% 的能源、99% 的飼料、89% 的肥料及 67% 的食物是進口的,」黃董質疑:「我們有沒有善用在地資源來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答案是否定的。「進來台灣的石化產品有 80% 加工一次就出口,這樣會帶動多少在地經濟?如果是兩次、甚至三次加工呢?加值的同時是否也創造了就業機會?」黃董鼓勵大家以資源循環的文化思維去思考。

另一方面,黃董也提出企業合作文化能夠有效的提高資源運用。「『廢棄物』是一個錯置的資源。」舉例來說,某石化公司排出的廢水約攝氏 45-50 度,按照法規必須先降溫、過濾乾淨才可以排出。就在不遠處有另一家工廠需要攝氏 50 度的水,卻不能跟石化公司購買。一方需要用能源降溫排出,另一方則需要使用能源加溫,「這就是獨善其身的經濟模式,」黃董分析,「如果我們用一個生態型、合作的模式來策劃企業的發展,這樣系統性思考的成本才會低,對大家都好。」要改變與資源脫鉤的經濟模式,思維的轉換是必要的。

全球倡導的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影響著消費文化(從擁有到使用)、產業文化(從製造到服務)、資源效益及合作文化(產業共生/資源共享)。而要達成這樣的經濟型態,商業模式轉變是必然的,每個階段,包括材料選擇、產品設計、製程優化、副產品資源化、維修、再製造、回收、處理再生,都相互影響。

以「副產品資源化」舉例,英國公司 Ananas Anam Ltd. 用丟棄的鳳梨葉子製成耐用纖維,取代動物皮革,並命名為 Piñatex。過去採收鳳梨後,母株就會被放棄任憑腐爛,而這個新的技術是利用食品工業的副產品,不僅無毒,製程也不耗費一滴水,妥善回收、利用。

以「回收、處理再生」舉例,台灣的 2000 萬公噸有機廢棄物──如禽畜糞、廚餘──可以被資源化。利用厭氧消化槽得到的沼氣可作為能源、肥料取代很多進口產品,促進在地經濟的同時也增加就業機會。黃董也相信,轉型循環經濟就是投資台灣的未來。

以創新思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生產過程中減少投入與排放, 達到創造利潤、資源循環利用、滿足社會所需、刺激技術研發、帶動經濟轉型發展和兼顧環境永續。黃董也在論壇的最後以一句非洲諺語做總結:「如果想走得快,或許可以一個人走;但是如果想要真正走得遠,一定要結伴而行。」

文:Tina Hsieh
編輯:Cindy Lo、Naomi Chen
圖:台灣帝斯曼營養品、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