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生堂、咖啡廳與和菓子,看日本下午茶的過去和現在


編輯: Ann Yeh

此次專訪著迷日本飲食文化的胡川安老師,為《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等書的作者、也是《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的主編。日本百年老店有兩萬家,胡老師對背後的支撐力心生好奇,進而展開對日本飲食文化的研究。此次訪談將帶領讀者一窺和風午茶的起源和樣貌。

日本何時開始有下午茶?

明治維新的西化和開放,對日本飲食文化影響極其深遠。下午茶這樣的概念,就是在這段時期傳入的。胡川安老師以他心中最經典的代表:東京資生堂大樓作為舉例。資生堂第一代老闆賺了錢,便讓兒子福原信三出國唸書。學成後,他竟然又鼓勵兒子去歐洲。於是福原先生逛遍巴黎、倫敦或維也納等地的美術館與博物館。

當時這些家境富於富裕、出國讀書歷練或遊玩的第二代,是一群「高等遊民」。這些有錢人需要一個場所聚會。傳統來說,聚會就是在和室裡面練茶道。但當咖啡館的概念傳入後,便成了新興社交場合。「看他們以前的照片,如果不仔細檢視人臉,會覺得是在巴黎或倫敦。當時以巴黎的咖啡廳為原型,來訪的客人也已經知道西方人在特定場合的穿搭和禮儀。而在下午茶聚會地點設置藝廊,也是為了附庸風雅,喝完茶就看個畫。」

至今,資生堂大樓的化妝品販售處其實佔地不大,其餘空間皆是藝廊和咖啡廳。但為什麼要堅持在寸土寸金的銀座如此破費?因為福源先生認為,資生堂是美的代言人。而美的範圍涵蓋了攝影、藝術、思想,連社交也是。於是,資生堂提供一個讓大家翻翻雜誌、吸取最新流行趨勢、甚至是展露身上行頭的場合,咖啡廳便成了社交重地。

日本人下午茶吃什麼?

而在當時,日本甜點櫃裡有流行的磅蛋糕和香蕉蛋糕,甚至有西餐廳直接販售來自台灣的香蕉。而且日本人下午茶吃什麼,也有地域上的差異。「比較西化的東京就會有鬆餅和蛋糕。京都相較之下比較傳統,他們很流行泡在黑糖蜜中的葛切¹,常可以看到男性上班族午後在葛切店吃甜食。但不管傳統或西式的下午茶,它的功用就是讓人有一個可以休息的時間。」

註 1:葛切是一種冰涼的日本甜點,型長顏色呈現半透明,口感軟嫩有嚼勁,會沾附黑糖蜜一起食用。

日本人愛吃甜,但甜食種類以及食用方式傳統上分為兩種。「京都一間 500 年的和菓子店叫虎屋,他們有所謂的上菓子,以前是專賣給天皇和貴族。和菓子精緻小巧,當中使用的糖經過淘洗因而非常細緻。和菓子甜度高所以一定會配茶,這是京都傳統吃甜食的方式。」

「而東京是江戶人,按照日本人的講法是相對比較粗獷。他們多是吃加冰糖的甜豆餡,或是在路邊吃大福、薄餅,和京都比起來風格較為庶民。如今來看,東京百年以上的甜點店都是做紅豆餡相關的甜食,例如從江戶時代就有的今川燒,傳到台灣來就變車輪餅。」

 

下午茶在日本的演化

由於咖啡傳入日本的時間很早,咖啡文化和形式風格多變。「除了像資生堂那種下午茶店,還有一種叫做『名曲喫茶』。這些咖啡廳會放黑膠唱片,進去也不能講話,因為你來就是要專心聽音樂的。」

「各個店家有自己喜愛音樂風格,顧客可以用音樂來篩選想去的咖啡廳。還有其他像是專門放報章新聞的,或是作家所喜愛的、可以抽煙聊天的咖啡廳。他們很早就有分特定族群,不是說全部人都融合在一起,而是看你個人的需求,再決定去什麼地方。」

除了有不同風格的咖啡廳讓顧客選擇,虎屋的和菓子也為了他們的尊貴客人,設計貼心細膩的和菓子目錄。「虎屋服務精細,顧客也都是皇族、貴族。當店裡有什麼新品、或最新鮮製好的點心,還未上架就先手繪目錄,送到貴婦家中給他們選。虎屋在江戶時代的目錄上面有彩繪標示,現在也有留存下來。」這項目錄四季都會有些微變化,也隨著季節到處跑到富貴人家戶中。

另外,位於東京銀座、發明紅豆麵包的木村家也回歸到和菓子注重季節的精神。他們會在櫻花季時將櫻花的香氣加進去,吃到季節感,後來也上貢給天皇。所以在櫻花季時去木村家,還可以吃到櫻花口味的紅豆麵包。

日本下午茶文化對台灣的影響

「1920 年代的台灣當時有一間官方開的咖啡廳叫 Café Lion(獅子咖啡店),會播音樂,也有『女給』,就是女性服務生。台灣當時受大學教育的人蠻多,所以他們會需要空間來討論如何在日本人的統治下,找尋比較多的政治空間,甚至組成政黨等等。往後台灣就越來越多咖啡廳或有下午茶的聚會場所。」

到訪光鮮亮麗的銀座,胡老師發現小巷弄裡的古老咖啡香。「小巷弄中的百年咖啡館,102 歲的老闆不斷鑽研自己的咖啡相關技術,也用二三十年的陳年老咖啡豆混合成獨門配方。顧客蒞臨後點了咖啡後,他就專為那那杯咖啡磨一小點豆子,煮一小杯水。店裡人數不多,但看得出來許多都是老顧客。」日本百年老店背後的支撐力,是為人稱道的職人精神、顧客的忠誠度,以及小規模的經營。

無論是日本的甜食、或是下午茶所衍伸出來的周邊物品和場所,都展現了日本獨特的風格和飲食習慣。了解日本下午茶的故事,除了感受到西方文化留下的痕跡,也能看到如此迷人的飲食文化,如何被建構和傳承。

採訪/文:Ann Yeh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
圖:挪威 企鵝 (CC BY-SA 2.0)、Ai Amo (CC BY 2.0)、gamemall104 (CC BY-SA 2.0)、othree (CC BY 2.0)、halfrain (CC BY-SA 2.0)、Richard, enjoy my life! (CC BY-S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