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離開舒適圈 台灣食農新創的必修課


編輯: Ting Wei

在原物料中,糧食作物可說是最容易受氣候影響的類別。比如前陣子,義大利傳出橄欖產量告急的消息,和往年比少了 57%,嚴重影響橄欖油供給。最近,彰化的荔枝果園則受到暖冬及降雨量減少的影響,收成欠佳。當食物生產陷入波動,連帶影響的是整體社會的供需失衡。

所幸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終於能採取更科學的方法來改善問題。近來世界各地出現許多食農領域的新創團隊,從 AIoT¹ 到數據分析,無不逐漸出現在實務應用中。台灣也不例外。2018 年,好食好事基金會啟動加速器種子計畫,除了邀請國內業師,也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投入四個月的時間幫助新創公司接軌國際,並於上週 Demo Day 邀請新創團隊分享成果

¹ 即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

「台灣在技術研發方面很厲害。」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歐陽思菊說。然而,她也觀察到新創團隊在面對市場時的不足,包含對客戶的輪廓及需求的了解。

身為業師之一,善果餐飲董事長嚴心鏞則以明谷農業生技為例。這間擁有專利中草藥栽培技術的蟲草科技公司,抱著希望逆轉過敏人的生活品質而花了四五年的時間研發食品,然而因為較欠缺產品包裝與行銷的操作經驗,難觸及更多消費者。嚴心鏞因而從產品結構及品牌包裝的角度給予協助。

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歐陽思菊(左)及善果餐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心鏞(右)。

此外,不少食農新創團隊都希望走向國際,像是中國和東南亞。不過無論何處,都將面臨如何適應當地風土民情的挑戰。當市場從台灣擴及到海外時,「國際間的法律及商業交易模式也都是新創團隊需要具備的認知。」業師之一的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說。

而這些挑戰,有時需要仰賴外部的協助來一一攻破。除了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出的十億元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好食好事基金會也透過頒布獎項來鼓勵新創團隊參與海外加速競賽。「台灣的資源充足,現在新創團隊應當學習的是如何跳離舒適圈。」歐陽思菊說。在資源充足的條件下,不妨善用資源調整體質,補足能力缺口,進而取得走向國際的機會。

 

Ting Wei
編輯:Cindy LoNaomi Chen
圖:好食好事基金會、Agence Producteurs Locaux Damien Küh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