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傳統刨冰與甜品,在冰品市場中殺出重圍|春美冰菓室專訪


編輯: Ann Yeh

不斷在網路和媒體上掀起漣漪的春美冰菓室座落小巷中,飄散著甜甜的香氣,純白清新的店舖,讓人聯想不到裡頭賣的其實是傳統滋味。無論是和主廚江振誠聯手研發「杏仁豆腐 2.0」,或者是登上日本 Vogue 和朝日新聞推介,春美的創辦人 Tiffany 是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將傳統冰品做出老少咸宜、也適合用相機捕捉的迷人樣態。

找到市場定位:從食物到環境,將傳統冰品精緻化

「台灣這兩、三年出現很多日式刨冰店舖,但反而比較少人做較為精緻的傳統冰品。」Tiffany 想起兒時常吃到的台式刨冰,令人懷念的傳統滋味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常見,於是決定在一片華麗日式刨冰的冰品市場中,做點不一樣的事。

首先,是選料。「有些人認為傳統冰品太讓人熟悉了,反而不需要大費周章的準備或要求,但這樣是很可惜的,越簡單的東西,品質越要把握。」熱銷品芋頭牛奶冰中所需要用的原料芋頭,供應廠商就換了好幾間,最後決定用產地直送。而芋圓及地瓜圓等材料,原先是自己手作,後來考量人力時間成本,才尋尋覓覓,最後委由專業老牌廠商配合。

▲ 春美冰菓室熱銷冰品之一的芋頭牛奶冰。

再來,是店舖設計。以往,傳統台式冰品多給人樸實,甚至簡陋的刻板印象;顏色對比強烈的招牌、白色日光燈管、拋棄式的餐具……。在春美冰菓室,則有截然不同的面貌。從招牌到室內裝潢,都以低飽和的色彩配置。並選用木紋或大理石貼面的餐桌及托盤,營造清新明亮的視覺效果。

這麼做,一方面照顧到用餐客人的感受,另一方面其實也帶動社群媒體經營的效果。「我覺得網路是很厲害的一塊。」Tiffany 透過經營自家冰店的粉絲專頁,從線上與客人互動、培養黏著度。同時也看到,相比早期經營店舖以口耳相傳取勝,現在網路無遠弗屆,一張張網友在店內拍照打卡的照片成為另一種有力的宣傳工具。

儘管改造了形象,冰品本身依然保留傳統冰品讓人熟悉的味道,「我們的產品無論在口味或價格上都很日常,如此便能囊括到很寬廣的客群,年齡層比較不侷限。」春美冰菓室在市場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但客群從小朋友到老伯伯和阿嬤都會來享用,光顧頻率甚至可以用每天來計算。

除了本地客,台式口味的優勢也讓他們吸引不少觀光客。「日本最多,香港、曼谷也不少,我們也已經在著手整理日文菜單了。」畢竟,如果是一個來自日本的觀光客,基本上不會想在這吃日式刨冰。對外國客人來說,在地口味的魅力反而更大。

此外,她也提醒:「如果因為生意不見起色,就開始販售和定位不同的商品,會導致主題發散,反倒會讓別人看不懂店舖特色和主力,缺乏個性。」

將產品特性納入選址考量,抓住外送商機

不過,除了產品與店舖設計,還有一件必須審慎思考的事情:選址。

「選點這件事情,真的很需要機緣。」有一天在朋友告知下看到春美的現址,她便連續兩週每天早、中、晚到點觀察人流。因為鄰近捷運南京復興站和慶城街商圈,交通便利、人潮眾多,加上附近辦公大樓及住宅大廈林立,來來往往許多上班族和住戶。

不僅看重周遭人潮可望創造的潛在商機,Tiffany 還考慮到外送的需求。「對我們這樣的甜品冰店來說一定要做外送和下午茶,畢竟點心不是正餐,不是完全的必需品,而是大家吃飽之後,或是下午上班休息時的小點。因此,需要抓緊辦公大樓的上班族團購、吃點心的需求。」

▲ 左圖:春美冰菓室創辦人 Tiffany。

要不要擴店?回歸開店初衷,審慎評估未來經營方向

如今,從開業到現在雖然僅一年半,春美冰菓室卻也經過不少風浪,過程中讓 Tiffany 印象最深刻的,是擴店的決定。

起初,春美店舖坪數小,上門的顧客不多,後來因一些雜誌和線上媒體曝光後,生意才漸有起色。只是沒想到,剛看到成本回收的曙光,房東就告知房子另外一區塊的用戶要退租,進而鼓勵他們租下來。「當時真的超級掙扎,生意才剛開始比較好,結果好像又要繼續投入很大一筆資金。」

經過百般考量,Tiffany 看著擁擠濕熱的工作環境,想著因為空間受限,以致於大訂單難以消化,對未來生意發展的問題已然浮現。清楚看到這一點,Tiffany 決定橫下心,承租房東釋出的空間,重新裝潢,打造現在的春美 2.0。「當初真的非常擔心回本的問題,不過現在來看,這樣的決定是對的。」Tiffany 慶幸地說。

如果當初沒有這場豪賭,顧客就不會有更舒適的用餐環境,而大量的外送訂單也沒有辦法處理。現在加上外帶,每天來客數約有兩三百人。而如果沒有擴店,更不用提後續和江振誠主廚合作「杏仁豆腐 2.0」的機會。「我們跟著江主廚去三場講座活動,一場就要做出二百到三百份的杏仁豆腐,如果沒有擴店,根本做不出來。」去年,他們也一起在春美冰菓室合辦「杏仁豆腐 2.0」的活動,以法式料理的手法改造傳統杏仁豆腐,並採限量發售的方式引發關注與話題。

▲ 主廚江振誠與春美冰菓室合辦「杏仁豆腐 2.0」活動。

開店過程中不乏會遇到這樣的兩難之處。Tiffany 認為,在做任何決定前,都要先想清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事實上,在經營時所面臨的各種抉擇,其實都與自己開店時的核心理念有關。有的人只想賺快錢,經營沒多久就收掉。有的人想要走得更長久,這時就需要想清楚店家定位,「定調好一間店的主軸後,就要好好執行下去。」

文:Ann YehTing Wei
編輯:Cindy Lo、Naomi Chen
圖:Ada、春美冰菓室

「開餐廳經營研究室」專題源起:
「餐飲」一個跟日常息息相關的產業,也是台灣眾多創業者的首選,看似門檻不高的生意裡,卻藏了諸多魔鬼細節。你知道嗎?每年新開的 20,000 間餐廳裡,就有三成熬不過第一年!開餐廳光有熱情與決心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掌握經營方法及市場趨勢,創造出自己的獲利模式,才能走得長久。因此,《NOM Magazine》與《就愛開餐廳》決定透過「開餐廳經營研究室」專題的合作,根據「台灣餐飲白皮書」所看到的情形,一起探討趨勢與數據,讓餐飲創業者在開始前能避免一頭熱貿然投入,開了餐廳後能有憑有據地評估自己的生意,希望協助台灣餐飲發展得更健康蓬勃。
關於專題合作夥伴:
「開餐廳經營研究室」專題由《NOM Magazine》與《就愛開餐廳》平台共同合作。NOM 謹守編輯道德守則,與讀者和合作夥伴維持互信、透明的關係。基於此規範,NOM 專題內容製作過程將保持其應有創作空間與創作自由,合作夥伴認同也了解,並不會干預此議題的任何報導及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