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適合一個人做,有些事則不然,比如烹飪。「廚師工時高,工作繁重,如果有時候能出來和其他廚師一起激發靈感,能為單調嚴肅的生活帶來有趣的經驗。」MUME 主廚 Kai Ward 說。
▲近日,MUME 主廚 Kai Ward 與貓下去主廚陳陸寬、鮨二七主廚陳威任及蜷尾家創辦人李豫合作,擦出創意火花。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廚師合作的活動在世界各地開花,但原因絕不僅如此。
激盪創意的絕佳機會
Today 報導,不同餐廳的廚師合作,往往能激發從未想過的靈感。
一年多前,新加坡 The Cajun Kings 及 Burnt Ends 兩間餐廳共同舉辦一場 BBQ 盛宴,從建造烤窯到料理全豬通通自己來,「我們 36 個小時沒睡,但當看到客人臉上的笑容,覺得一切都值得,很有成就感!」Burnt Ends 主廚 David Pynt 說。
後來他們也與另一位加坡主廚 Soen 一起舉辦塔可派對,由每位主廚創造中東及菲律賓等具地方色彩的塔可,最後共為慈善團體募得10,000 新加坡元(約新台幣 230,000 元)。「這類型的活動其實賦予廚師更大的自由表現自己,也能和其他廚師一起發揮創意。」Soen 說。
今年六月,名廚 Dan Barber 及 Carlo Mirarchi 更與來自韓國的五位名廚共同研發菜色,這場料理饗宴在紐約進行了三天,主辦單位還是評選世界 50 大餐廳的英國雜誌 Restaurant 與韓國美食雜誌 La Main。
而美國波特蘭餐廳 Lardo 主廚 Rick Gencarelli 每月與其他廚師共同研發的三明治,後來還成為菜單上的招牌菜。
出於對料理的堅持
「當大家都朝小盤料理的風格邁進時,我和餐廳 Cocotte 仍持續提供大份量料理。」新加坡餐廳 Artichoke 主打早午餐,主廚 Shen 對餐點分量的堅持和 Cocotte 的主廚 Anthony Yeo 如出一轍。
也因為這樣, 兩間餐廳一起舉辦了早午餐的推廣活動,儘管如此,收益並非他們的首要考量。「我沒有從這場活動中拿到錢。」Shen 說:「我們說好了,過些時間,Anthony 會到我店裡掌廚,算是回報我參與這場活動的方式。」
「只要我能達到收支平衡就好了,因為這樣的活動實在很好玩!」他說。
與其競爭,不如合作的大格局思維
雖然是同業競爭對手,但許多廚師都認同彼此合作能為餐飲業帶來更繁盛的景象。
「我覺得合作能讓大家的關係更緊密,我把這看成交朋友、分享創意與想法的場合。」新加坡餐廳 Artichoke 主廚 Shen 認為對食客來說也是好事,畢竟料理變得更多元,大家也比以往有更多機會接觸餐飲活動。
不過,從前並非如此。MUME 主廚 Kai Ward 說:「十多年前,許多廚師並不願公開自己的料理祕方,即使推出食譜,內容也不盡然與實際的做法完全吻合。隨時間過去,大家才變得越來越開放,自然也能激發出更多點子。」
他認為,廚師合作不僅能讓彼此交流想法,也是傳遞餐飲知識給客人的大好機會。「就算我沒受邀參加,我也很樂於看到不同廚師間擦出的火花,不管是本地廚師之間,還是本地與外地廚師間的交流。」
團隊合作首重溝通
然而,不管出於什麼理由合作,如果沒有原則,再厲害的廚師組合都有可能出錯。
Kai Ward 想起四年前在澳洲的合作經驗。當時包含他,共有來自日本、法國及義大利等地共八位主廚協力做出八道菜,卻因事前沒有討論,做出相似的料理,前後衝突。「所謂合作,應該是要假設你不知道主廚有誰,連續吃了這些菜後仍然覺得連貫,即使放進同一張菜單也不奇怪。」他說。
這次他與貓下去主廚陳陸寬、鮨二七主廚陳威任及蜷尾家創辦人李豫一同創作料理,在 Lexus 餐飲活動的籌備期間四人就不斷討論負責的菜色、食材的選用及分量等,不僅免除餐點重複的困窘,也針對女性賓客居多的場合共同設計較清爽少量的餐點。
▲左起:李豫、陳陸寬、陳威任及 Kai Ward。
雖然講求菜色間的相互協調,不過這畢竟是一展個人料理風格的機會,主廚都不約而同地在料理中加入自家餐廳的精神。像是 Kai Ward 以台灣食材如鳳梨及馬告做成甜點;李豫則一如既往,堅持不在義式冰淇淋中加水,這次更特別以松露橄欖油取代鮮奶油,創造更細緻的口感。
▲Kai Ward 的碳烤鳳梨及陳陸寬的三色蛋辣魷魚筍子拼。
不過,也正因追求協調之餘仍開放自由發揮的空間,才讓人充滿期待。不僅對廚師來說是難得的表現機會,對愛好美食的人來說,更像限量商品般魅力無窮。
資料來源:
Chef collaborations are the latest dining trend
Chef Collaboration Dinners
Five top Korean chefs to host collaborative dinner series in New York City
編譯/文:Ting Wei
編輯:Cindy Lo
圖:foodie amber/theworld50best/nookmag/aisatat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