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產業常常給人一種相對質樸、緩慢,甚至是跟不上時代的感覺。另一方面,科技則是引領世界步伐的驅動力,新穎、快速且進步。但,這兩者絕對不是對立,反而能相輔相成。例如,有人將影像處理的科技定位出水果大小,再決定是否要採摘,或將純天然的水果皮蠟萃取出來製成粉末,灑在蔬果上保鮮;這些都是食農和科技結合的好例子。
觀察到這兩者合併的發展潛力,臺灣的食農產業加速器¹好食好事基金會,力圖藉由《好食好事 創業極限挑戰營》幫助創業者,傳授欲投入產業的年輕人創業知識和方法,以及更了解食農產業本身。
註 1:加速器是為了達成被投資的短期目標,幫助初創公司的特定項目在短時間內進行規劃、提報、改進,實現特定目標,或者得到天使投資人和創業投資的青睞,注入資金、知識或其他資源。
台灣對於餐飲以及食農的創業環境
「台灣的環境很特別」,從訪談一開始,好食好事基金會團隊便如此說。台灣國土範圍相對小,能發展的規模相對侷限,要抓住台灣消費者的心就需要更費心思,造就這個環境成為一個很好的孵化場域。只要創業者的想法可以在台灣發展得好,「據我們的觀察,很多品牌到美國市場去,雖然規模不大,但都待得下來;這說明了台灣品牌的競爭力。」
除了是良好的孵化地,台灣也有很多很好的技術,只是大家不常將這些技術和食農連想在一起。如果可以成功串連,比方說美國公司 Blue River,將高爾夫球場的除草技術應用在農業上,大受歡迎。台灣精密工業、農業科技假設也能這樣轉個彎,相信會有很多不同。但好食好事基金會也觀察到,台灣人對於食農科技的想法較為侷限。
關於 2018 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
「從去年的活動中發現,大家對創新或國外的東西不很了解。」好食好事基金會觀察,去年針對新創想法所舉辦的《創業極限挑戰營》邀請到 MIT 麻省理工學院的講師,當天將 200 位與會人打散分組討論之後,集結的食農創新想法大致上分為三類:有機、小農,剩食。「講師納悶,為何議題會如此集中?媒體也有很大責任,因為現在不外乎只強調這三個領域,越想越老。」
因此,密集性食農創業體驗活動《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便隨之誕生。「我們希望與會者打開心胸,了解趨勢和現有的問題,把想法帶到活動來,再產生新的視野和想法。」《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的負責人,也是行銷企劃的張正瑜 Josh 表示,「不是只有當天的活動,而從活動開始前就有資訊供給,到活動本身的過程,結束後還會選出前三名的團隊,佐以導師制度;我們期待透過持續的陪伴,能幫助有潛力的思維成長,協助建立更好的商業模式。」所以在好食好事的官方網站上,有許多年輕且頗為成功的創業公司的案例分析、講解等小檔案可供下載,讓大家知道原來食農還可以有這些方向。
這些安排,都是為了呵護好點子的成長和茁壯。好食好事基金會認為,一般的創業聚會多半沒有供應鏈關係,但如果產業上中下游可以齊聚一堂,彼此認識甚至合作,聚會的效率和效益方能顯現。「假設聚會中有做食農的電商,而我是做食品,那就乾脆合作,一次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好食好事與未來願景
在數位時代《2018年全球創業生態系:重金都押寶在兩種類型、四大領域的新創公司》一文中提及,農業科技與新食物近五年的早期投資率² 的比率是 171.40%,但全球實際新創比例只有 0.6%,意味著實踐的人之少。「這反應不是只有台灣有這個問題,是整個都市發展導致的結果。這是我們很希望可以做的事情:透過創業改變現有的食農型態。」好食好事基金會加速器計畫經理王昱蘋 Christine 如此表示。
註 2:早期投資率為創業初期時引進天使投資者的資金協助或是其他資金的挹注。
在訪談過程中,好食好事的夥伴不斷強調科技的未知又充滿機會。目前台灣和世界上其他地方遇到許多挑戰,而每一個挑戰都是想法的出發點。當問題龐大複雜,代表著背後有足夠的市場,解方也會很有價值和影響力。
除了打開創業者的觀念和胸襟,好食好事基金會也希望可以吸引在產業裡已經很有力量的人:讓具有經濟實力的企業投資新創團隊,或回到自己公司好好發展。「對我們來說,只要對方是往健康、透明、永續的方向前進都好,我們扮演的是策略性投資人和新創公司之間的平台,讓彼此擦出不同火花。」
於訪談尾,好食好事團隊總結他們的願景,「我們期待,務實地讓大家知道食農的多邊面向,還想領導希望有新事業發生的人完成他們的想望。最後我們想要鏈結很多公司或是潛在投資者,讓買賣成立,讓這一切變成一個產業。」
延伸閱讀:食品科技創投公司引領未來飲食:專訪 Bits x Bites 總經理兼創始人何瑞怡
參考資料:2018年全球創業生態系:重金都押寶在兩種類型、四大領域的新創公司
採訪/文:Ann Yeh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Naomi Chen
圖:PEXELS、Ray Frances Ong (CC BY 2.0)、好食好事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