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飲的重要角色:威士忌杯介紹


編輯: Ann Yeh

隨著威士忌普及,如何展現這酒的馥郁多變,盛裝酒的媒介——酒杯,就成了重要角色。面對眾多酒杯,是要選擇高球杯 (high ball glass) 較為理想,還是使用傳統的古典杯呢?一般的聞香杯 (snifter) 和格蘭凱恩聞香杯 (Glencairn glass) 又有什麼不一樣?想要更了解那些在酒吧和酒窖牆上琳瑯滿目的玻璃杯,且看 WebstaurantStore 的介紹,一起來認識一些常見的威士忌酒杯!

古典杯 (Old Fashioned Glass)

古典杯或稱作岩杯 (Rock Glass)、低球杯 (Low Ball Glass),是品飲威士忌最入門的杯款。一般來說,古典杯的容量約為 7 到 12 盎司,可以作為威士忌純飲、兌水、加冰或盛裝古典雞尾酒等喝法的杯具,而這也是此杯命名的由來。這種杯子有較寬的杯身,能加入體積較大的冰塊或冰球。由於古典杯有厚實的杯底,調酒師可以將非液體的原料直接放入杯中調製,不需另外使用雪克杯。

古典杯非常適合提供威士忌或威士忌調酒的酒吧使用。除了最經典的無花紋圓形和方形古典杯,也有許多時尚的設計。威士忌愛好者不妨收集一些特殊紋路、形狀或色彩的古典杯,在品飲佳釀時增添趣味,也可在邀請友人宴飲時展現個人風格。

高球杯 (High Ball Glass)

高球杯和古典杯形似,和雞尾酒 high ball 同名。專為有加冰塊的威士忌調酒而製,底部同樣增厚,杯身高度加高。除了方便進行酒類調製,也能加強穩定度使酒液不容易潑灑出杯子。因容量大,常作為份量較多的調酒或無酒精飲品的盛裝器具。

此杯適合客人久待、慢飲和用餐的餐廳與酒吧使用。高球杯的大容量賦予調酒師足夠的空間混合許多不同的原料和酒液,適合用來製作客製化調酒。

鬱金香杯 (Tulip-Shaped Glass/ Dock Glass)

鬱金香杯源自品評西班牙雪莉酒的杯具 copita,有著蛋形杯腹、形似紅酒杯,常為威士忌專家、調和師和愛好者品嚐威士忌的首選。鬱金香杯曾為商人在碼頭聞香品酒的杯具,故被命名為碼頭杯 (dock glass)。微長的杯頸能防止飲用者的手溫影響酒體,也能避免手的氣味太過靠近鼻子而破壞酒香。另外,鬱金香杯的蛋形杯腹亦能讓手掌彎曲拿取,必要時可稍微替酒液加溫。此杯功能齊全,最適合品飲單一麥芽威士忌。

聞香杯 (Snifter)

聞香杯適合想要充分體驗威士忌美好的酒客。杯形短小,杯腹寬圓讓手能輕鬆沿著弧度托捧。如此一來,酒液會被手掌溫度微微加溫,酒香得以發散,聞香杯收合的杯口便會圈住香氣。這樣的設計能讓酒客在飲用同時嗅聞酒香,能較為全面地感受威士忌的個性和特色。想要慢慢品嚐威士忌,聞香杯是絕佳選項,適用於不以高翻桌率為目標的酒坊和威士忌專賣店。另外,聞香杯也能用來品飲白蘭地。

格蘭凱恩聞香杯 (Glencairn Glass)

此杯是蘇格蘭 Glencairn 水晶公司 (Glencairn Crystal Ltd.) 設計,專門為威士忌品飲設計,也是第一種被蘇格蘭威士忌協會認可的威士忌杯。格蘭凱恩聞香杯的功能與一般聞香杯相似,寬圓杯腹能讓手加溫酒液,也使酒體色澤清楚展現。此外,它的體積較小、杯口細窄,更方便飲用。非常適合用於品飲單一麥芽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和單一酒桶波本威士忌等高階酒款。

一口杯(Shot Glass)

在電影裡常見明星拿著這款小型玻璃杯,豪邁仰頭飲下發出嘖嘖聲。一口杯也稱烈酒杯、吞杯,是為快飲功能而生,也能用來小口品嚐威士忌。客流量大的酒吧很適合用杯身小巧的一口杯,也方便調酒師控制注入酒量,才不會在極為快速的調酒節奏中浪費酒液。其實一口杯還有一個好處:它們通常有厚實杯底,可以預防酒醉的酒客在飲畢杯中烈酒後因為過於爽快而敲破杯子。

能用來品飲威士忌的酒杯如此多,又該如何挑選常用杯具? Luxury Insider 建議威士忌愛好者可入手古典杯和鬱金香杯,這兩種實用杯具幾乎能應對所有酒款。古典杯能用於一般威士忌品飲或是調酒,而有優異聚香功能的鬱金香杯除了能用於品飲威士忌和濃烈的白蘭地,也適合盛裝香氣十足的 XO 蘭姆酒。

無論是以鬱金香杯進行專業品飲,或優雅地以聞香杯享受威士忌,甚至是在家用一口杯和三兩好友享用美酒。手中杯器都大大影響品飲者的感官,帶出品酒的不同趣味。挑選適合自己飲酒目的的酒杯,除了能讓酒充分表現,也會讓飲酒的當下更為滿足。

NOM Magazine 關心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禁止酒駕。

資料來源:Types of Whiskey Glasses
Guide: Selecting the Right Glassware for Brandy and Whisky
編譯:Ann Yeh
編輯:Cindy LoTing Wei
圖:Britannica, Amazon, Lizzie Munro/Punch
Photo Credit: Tooka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