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裡夾著層疊肉片、酸黃瓜和起司,再加上黃芥末醬提味,熱騰騰握在手上,要你大口咬下,古巴三明治就是這麼一道豪爽的美食。說到它,就讓人想到幾年前備受討論的《五星主廚快餐車》,因為這部電影,古巴三明治躍上大螢幕,台灣也紛紛出現賣這道料理的店家。
不過你真的了解古巴三明治嗎?先來說說它的起源。
BBC 報導,19 世紀晚期,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坦帕 (Tampa) 因為航運頻繁,加上礦業發達,很是繁榮。當時古巴的經濟情況不好,數以千計的古巴勞工轉而遷移至此,同時也把家鄉飲食文化帶來。到 20 世紀初,古巴人已在坦帕的伊波市 (Ybor City) 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
為了餵飽這些勞工,餐廳和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古巴三明治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當時稱為 mixto,意思是三明治裡混合了各種肉類。三明治很方便又適合外帶,廣受勞工歡迎,據說是因為這樣,才改名為 Cubano,指涉常吃這道菜的古巴勞工。
到了 1930 年代古巴三明治早已遍布坦帕。1959 年古巴革命爆發,又有一波古巴人移居到邁阿密,這道菜變得更常見,不管是餐廳、自助餐館、外賣小店還是餐車都見得到它的身影。
雖然也有人說古巴三明治源於邁阿密,但當地餐廳 Halves & Wholes 主廚 Bernie Matz 認為伊波市才是真正發源地。
無論如何,古巴三明治的美味擄獲眾人的心。那麼要怎麼做,才能讓各種食材在一個三明治裡發揮到極致?
「這道菜呈現了四種味道的完美平衡。」Matz 說:「火腿的甜、酸黃瓜的酸、黃芥末醬的苦和烤豬肉的鹹香,最後搭配融化的瑞士起司,完美!」
麵包
Tasting Table 報導,古巴三明治最好用古巴麵包。這是一種白麵包,因為用了豬油,風味較濃郁。而且得確保夠新鮮,因這種麵包很容易乾掉。不過在台灣古巴麵包實在很難取得,所以也可以用軟法之類的麵包替代。
「料理時可以用帕尼尼機。」邁阿密餐廳 Gin + Collins 廚房經理 David Herrera 說:「它能幫助把所有風味融在一起。」話雖如此,就算沒有帕尼尼機也沒關係,如果想在家自己做,可以用平底鍋壓煎。
豬肉
古巴三明治會用到兩種豬肉,分別是糖醃火腿和烤豬肉,創造鹹甜交錯的口味。餐廳通常會直接把整塊豬肩肉放到以柑橘汁、油和香料做成的古巴醃汁 (Cuban mojo) 裡,不過如果在家可以換成較小塊的豬肉。
肉的部位沒有一定。波特蘭餐廳 Bunk Sandwiches 的共同經營者 Tommy Habetz 就說,過去他們都用五花肉,現在則用豬肩肉和五花肉兩種,「我們把這當成實驗,看怎麼樣能做出肉感十足的三明治。」Habetz 說。
黃芥末醬
好的古巴三明治少不了黃芥末醬,恰到好處的苦味讓人想吃更多。如果想換別的醬料,可以試試克里奧爾芥末醬 (Creole mustard),不管怎樣就是別用美乃滋。
酸黃瓜
把酸黃瓜切得薄薄的,放在三明治中間,記得別讓它滑出來。吃的時候每口都能吃到一點最好。
起司
瑞士起司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當豬肉還溫熱的時候請趕緊放上起司,它就會馬上融化,如同膠水般把各食材的風味結合在一起。
薯條
古巴三明治要配什麼?答案是薯條或薯片。形狀可大可小,不過很多邁阿密店家供應的都是細長型的薯條。
最後,Habetz 建議大家如果要自己做,不需要再多加其他配料,保持簡單,選用好品質的食材就是讓古巴三明治美味的訣竅。
材料:
–烤豬肉的部分–
2 大匙橄欖油
2 大匙柳橙汁
1 大匙萊姆汁
1 大匙紅糖
2 小匙鹽
½ 小匙現磨黑胡椒
½ 小匙煙燻紅椒粉
½ 小匙孜然粉
2 瓣大蒜,磨成泥
1 磅(約 454 克)里肌肉
–其他–
4 條 8 到 10 吋(約 20 到 25 公分)的古巴麵包
1 條無鹽奶油,軟化切塊
1 杯黃芥末醬
1 磅糖醃火腿
4 條酸黃瓜,切薄片
8 盎司(約 227 克)瑞士起司
適量鹽
作法:
- 烤箱預熱華氏 450 度(約攝氏 232 度),並在烤盤上鋪鋁箔紙。除了里肌肉,把其他烤豬肉的食材放到調理機中打成泥,再放到碗裡和里肌肉拌在一塊,以保鮮膜蓋住醃約 30 分鐘。
- 把里肌肉放到鋪有鋁箔紙的烤盤上烤 20 到 25 分鐘,直到豬肉中心溫度升到約華氏 140 度(約攝氏 60 度),再移到砧板上靜置 5 分鐘,切成 0.25 吋(約 0.6 公分)厚的肉片。
- 與此同時,把麵包上下抹上奶油,於夾料的那面抹上黃芥末醬,再依序疊上火腿、酸黃瓜、烤豬肉片及起司,灑點鹽再蓋上麵包。
- 把帕尼尼機加熱,分批把三明治放進去烤約 5 到 6 分鐘直起司融化,麵包呈金黃色。取出後把三明治切半即可享用。
古巴三明治的魅力毋須贅述,親口品嚐就是最簡潔明瞭的方法!
資料來源:
Hot off the Press
Cuban Sandwich
In search of Miami’s Cuban sandwich
編譯:Ting Wei
編輯:Cindy Lo
圖:Rachel Vanni/Tasting Table
Photo Credit: Tammy Gordo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