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的發生往往並非因為缺少食物問題,而是物流問題。食物銀行蒐集剩餘食品,在此過程中讓政府、企業和民間加入,並將其交付給最需要的人;隨著全球愈來愈關注減少食物浪費與飢餓的議題,食品銀行系統建置逐漸增加,政策與法律的推動更是刻不容緩。
全球食物銀行網絡(The Global Food Banking Network;以下簡稱 GFN)總部設於美國芝加哥,會員國以英語系和拉丁語系的中南美洲居多,而台灣的全民食物銀行則在六年前成為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組織的會員之一,同樣在亞洲各地都有食物銀行正在運作,有香港樂餉社(Feeding Hong Kong)、超過八十年歷史的食品進口商家族,姊弟兩人成立的新加坡食物銀行(The Food Bank Singapore Ltd),以及中國上海長壽社區裡的「分享冰箱」,社區居民能透過智能刷卡打開冰箱取食物,則是綠洲公益食物銀行(Green Oasis Food Bank)的衍生項目。
目前全球食物銀行的推動趨勢正是阻止營養偏差。很難想像,躋列已開發中國家行列的澳洲,居然五個當中有一個人瀕臨飢餓狀態,澳洲食物銀行除了搶救剩食,也推出學童營養十年計畫。 無獨有偶,2016 年起,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與台灣營養基金會合作推行「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方案」,與全台八所偏鄉小學合作,新學期增加到十所學校,提供逾 300 位學童每週三次的營養補充(含保久乳、穀片及堅果)。「孩子們普遍喜愛零食,營養補充品相對原味,老師們會讓孩子在放學前或體育課後吃,覺得餓了,什麼都好吃!」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古碧玲強調,除了給孩子補充營養外,正確的飲食教育更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童,因此,「我們每學期都會由營養科系老師規劃課程,帶領孩子學習營養知識。」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在 2017 年調查,偏鄉學童普遍缺鈣,且沒有吃早餐的小孩,肚子餓了會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上課聽講,最終造成提高貧窮世襲的機率。
今年此計劃持續推行,除了供應教育優先區的偏鄉小學外,特別針對學校的體能隊。協會在暑假前也由營養系大學生帶領營養營隊,推廣飲食觀念給學童。「小孩在遊戲中,學會了一點概念,回家就會教導阿公阿嬤跟父母,影響就會漸漸發生。」古碧玲說。在工業革命後,食物得以在生產線上被大量製造出來;食物銀行所募集來的不僅是生鮮蔬果——更多是即期品或是流通量相對低的商品,古碧玲認為,「食物銀行不能僅止於剩食的處理,也要支援社會中相對弱勢者,充實食物內涵。」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運作都受 GFN 美國總會督導並每兩年重新認證,除了總會提供的募款技術,管理知識與各地趨勢分享,也能透過信用保證聯繫食品廠商。同時,單位需要每兩年接受一次稽核,確認有透過系統掌握收發物資、是可以追根溯源的。「我們將來自全臺各地食品製造商、量販店、公司行號、宮廟、農漁會,甚至個人捐贈的愛心糧食物資,進行妥善整理分類。不僅是源頭,也要追到最終端。即時分配到最需要的機構。」去年開始擔任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的古碧玲坦言,因為協會的任務是將物資整合轉發給社福機構,組織對應組織的狀態下相對難收到捐款。「有人臨時送了一百多條麵包來,我怎麼樣能快速地發送給需要的單位?當然是組織對組織最快。」透過各個 LINE 群組詢問各單位的需求,能將物資迅速傳遞到北中南東部共 150 個組織。
以下問題也可能是很多家庭採買者的疑問:過往人們用醃漬以保存食物,如鹽糖酒醋蜜都是保存食物的介質,為什麼一定要標示保存期限?而非注明保存方法即可?放在潮濕環境長米蟲的米當然不能吃了,但沒有長米蟲,有效期限到了真的就要丟掉嗎? 追根究柢,食物保存知識也是食育的一部分,也是人類重新與食物連結的機會。
接下來食物銀行協會將參與推動《食物銀行法》立法,讓食品與餐飲業一起減少食物浪費,除了讓包裝完整卻有可能被浪費棄置的食物能再利用,也同時想在食品效期的源頭管理上著手。目前衛福立法委員吳錕裕已持續辦理的公聽會,聽取食品業者、食物銀行從業人員、學界等聲音,求取彼此意見的最大公約數。
「我希望在三年任內推動食物分類管理,有些食物不寫保存期限,但要寫明保存方法。有些食物可不寫有效期限,寫賞味期限。」古碧玲認為,飲食是環境土地資源的一環,也關係到國民健康素質,而政府單位管理的範疇各異,得一步一步來,但至少已經開始起步,「政策是人訂的,社會改革就是從不可能轉變為可能。」她說。
「接下來將參與推動《食物銀行法》立法,讓食品與餐飲業一起減少食物浪費,除了讓包裝完整卻有可能被浪費棄置的食物能再利用,也同時想在食品效期的源頭管理上著手。」COOKMANIA 是由一群餐飲人發起的活動,透過交流,共享資源,期望創建一個更好的飲食環境,以「永續」、「食物保存」和「零浪費」為核心觀點前往活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