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推動永續水產:野生海鮮不斷糧?


在澳洲市場買海鮮是件愉快的事,因為每一種海鮮食材均能看見清楚的標示,不管是來自澳洲或是紐西蘭的鮭魚、台灣的鱸魚、中國大陸的冷凍蝦仁、還是越南的 Basa 魚,消費者能夠從購買的過程中獲得基本的產地資訊,知道吃進肚子裡的食材源自何處。如果是較高單價的海鮮,例如生蠔,產地相關的標示更是重要,因為不僅代表價格的差異性源自何處,更是食材品質的擔保,不論是來自塔斯馬尼亞島(Tasmania)、還是南澳的柯芬灣(Coffin bay)生蠔,消費者均可預期自己付的價格與吃到的品質。

最近眼尖,發現有更多的相關海產認證標示,我想要繼續探究下去,了解這些逐漸深入澳洲民間消費的海鮮相關認證,如何協助維繫整個地球生態環境。

甚麼是永續海產?

1990 年代初期才出現的「永續海產」一詞,來自英文的「sustainable seafood」,後來也被正式使用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 The State of the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之出版品。「永續海產」指的是魚類或蝦貝等海鮮從產地到消費者盤子的過程中,對魚類種群或海洋環境影響產生最小的衝擊範圍。其概念強調的不僅是指對於捕撈海洋生物的數量管制,還包括捕獲的方式對其他海洋生物的影響、希望能夠正常維繫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自然功能。

FAO 在 2012 年的報告中指出:「由於人類的管理不善、缺乏知識和競相從捕魚過程中獲利,導致過度捕撈,造成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風險。人類在捕撈過程中除了捕獲預期中的生物物種外,尚有無辜、被間接殘害的『副漁獲』量高達數億,包括不被食用的魚、珊瑚、海龜、海豚和海鳥。」

永續海產可以是野生捕撈或是水產養殖。以前者來說,指的是能在海洋快速增長、生產力高的物種,並透過不損害海洋生態或捕獲大量非目標物種的方法捕獲;後者則指永續養殖,一般是指在小型的封閉水產養殖系統中進行,既不破壞沿海生態環境,也不依賴野生捕撈作為飼料的使用。但澳洲如何將永續海產的概念傳遞到一般民眾的消費環境?

澳洲的海鮮來源與消費量

澳洲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吃掉 25 公斤的海鮮。根據澳洲農漁業部於 2015 年所出版的 Australia’s Seafood Industry,澳洲的海產品來自野生捕撈和水產養殖兩種來源。按數量計算,進口海產品約占總消費量的 66%,包括 200 多種海鮮,其中最重要的種類是蝦、鮭魚和鮪魚,主要來自中國大陸、越南、泰國之進口;本地生產的則僅佔 34%。

由於澳洲的海域生產力較低因此限制了野生捕撈漁業的生產數量,加上部分高價值的海產都銷往外銷市場,如龍蝦、鮑魚、鮪魚,此也造成本地海產的消費量偏低。

澳洲對永續海產的概念

目前澳洲採用世界認證制度的 MSC(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海洋管理委員會的「永續水產生態認證」)和 ASC(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 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的「永續水產養殖認證」)兩種獨立認證,分別針對海洋野生捕獲與水產養殖提供海產認證。

♦ 海產有清楚標示產地及認證

澳洲對於海洋永續發展的承諾反映在獲得 MSC 認證的 16 項澳洲漁業、400 多種海鮮產品,擁有世界上相當完善的漁業管理。MSC 專案總監 Anne Gabriel 表示:「我們鼓勵所有澳洲人懷抱信心進行購物,因為我們知道選擇購買藍魚勾勾圖案的認證標章(blue fish tick)將有助於停止人類過度捕撈、並支援生計和糧食安全,可以保證人類在未來數年享用足夠的野生海鮮。」

MSC 曾在 2018 年針對澳洲人的海鮮消費行為進行調查分析,研究顯示澳洲人對海鮮永續的發展與實際在購買或消費海鮮的行為上是呈現對比的狀態。

一般澳洲家庭每月約有 73% 的民眾會購買海鮮,雖然澳洲人都認為海洋的永續發展相當重要,74% 的民眾願意購買具認證標章的海鮮,45% 的民眾也願意支付更多的費用來維護海洋的永續,但真正在消費海鮮時、並選擇購買具生態認證標章的海鮮僅佔 9%,因此 MSC 認為認證標章的教育需要加強。

也因為上述的數據顯示民眾的消費行為明顯對於永續海洋的助益過小,加上澳洲政府認同永續海洋或養殖海產的生態標章是能確認維護健康海洋生態系統的主要方法,因此相關 NGO 團體開始擬訂一些推動方案提高認證標章的能見度,鼓勵民眾購買當地海鮮。

成為第一家實踐責任採購海鮮的超市|Coles

澳洲當地居民高居 90% 會透過當地超市購買海鮮,其中購買魚類罐頭食品佔 64%,新鮮的魚則佔 47%,因此 MSC 認為若能與超市進行合作將能提高消費者買到生態認證標章海鮮的比例,這項合作於 2015 年成形,開始與 Coles 展開新的推廣路程。

♦ Coles 自有品牌的煙燻鮭魚已採用具 ASC 的養殖認證,並在海鮮專賣區提供認證的介紹

澳洲連鎖超市的龍頭之一 Coles,是第一家在澳洲採用 MSC 與 ASC 認證與實踐責任採購海產的當地超市。Coles 負責採購和品質主管 James Whittaker 提到與 MSC 的合作:「我們與 MSC 合作,為客戶提供信心,説明我們能對海洋做出更好的選擇。」

Coles 在獨立評估數百種野生捕撈和養殖海產品之後,與供應商、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分會、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和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密切合作四年後,所有 Coles 自有品牌的海產都有 MSC 或 ASC,抑或符合 Coles 設立─負責任地採購的海鮮標準(responsibly sourced seafood)。Coles 也是澳洲第一家在熟食櫃台(Deli,提供自家熟食或是海鮮等食材)推出 MSC 和 ASC 標章產品的大型超市,並在熟食區提供《澳洲海鮮指南》Aussie Seafood Guide 的手冊供消費者索取,間接教育消費者如何採買具生態認證的海鮮。

♦  Coles 超市在櫃台提供採購海鮮的小冊子供消費者自由索取

商業市場的抵制強迫企業重視永續水產|John West 之案例

總部設在英國的 John West 食品公司,以生產魚類罐頭聞名,在澳洲超市也隨處可見。2016 年,英國大型連鎖超市 Tesco 指出因 John West 公司被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證實採用非永續的捕魚方式進行魚獲捕撈,因此決定將 John West 公司生產、至少 20% 的鮪魚產品從其賣場中下架。此訊息發布後,隨即另外兩家英國連鎖超市 Waitrose 和 Sainsbury 也出於同樣的原因將 John West 的鮪魚產品下架。當然這則新聞也引起澳洲的關注。

John West 被認定採用非永續的方式來捕撈鮪魚,其捕魚的方法使用了 FAD 與魚類聚集裝置。其捕獲過程並非只針對目標捕獲,而是各類的生物都被捕撈,明顯瀕危到海龜、鯊魚等的生存空間。

由於商業超市的抵制,成功迫使 John West 重視永續海洋的責任,2018 年的 MSC 官網已提到 John Weest 開始以負責任的態度採用 MSC 或是 ASC 認證的漁獲製成相關海鮮產品,企圖重獲民眾的信任。

♦ John West 在超市架上已全販賣具 MSC 認證的鮪魚罐頭

跳脫「現流仔」的傳統思維

台灣目前尚無任何漁業業種獲得 MSC 海洋生態認證,養殖漁業部分僅台灣鯛的數家養殖業者在 2013 年拿到 ASC 水產養殖認證,大部分的民眾採購海產仍以「現流仔」作為基本的消費思維。林飛龍在 2018 年的《要推永續海鮮標章,漁業署該怎麼做?》一文中曾指出澳洲之所以能夠快速於 2000 年之後陸續獲得漁業、養殖海鮮等相關國際認證主要是澳洲政府介入協助的結果,或許台灣相關單位可以重新思考在全球化環境下所需要承擔的海洋生態責任。


刊載申明:由 NOM Magazine 編輯團隊精選刊載之,秉持編輯道德原則與共同推廣優質內容之合作初衷,刊載獲得正式授權,同時雙方不彼此干涉報導內容自主權。更多相關內容請見《料理‧台灣雙月刊目次 第 44 期 盤式甜點》

文:張玉欣
編輯:Tina Hsieh
圖:Hoan Vo料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