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四、五年級的人談到「五分車」嘴角都會漾起一絲微笑,然後大聲笑談著昔日如何偷搭小火車上學,甚至順手「拔」甘蔗的過往。這時,你才發現到「五分車」原來不只是用來運載甘蔗的火車而已,其中還寄託了多數人的情感,那白甘蔗當然是汁汁沁入心脾的甜蜜。甘蔗為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甘蔗 Saccharum sinensis RoxB,拉丁學名「Saccharum」是指「糖」或「甜」的意思,在日治時期到臺灣光復初期,甘蔗為台灣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台灣一年四季皆適合甘蔗生長,惟 7-9 月間常有颱風來襲,對甘蔗生長有不良影響。台灣最適合種植甘蔗的地區為雲林縣虎尾鎮到屏東縣的平原,因本區地形平坦,氣候良好。台灣一般常見的有三種甘蔗,一種是竹蔗,俗稱「白甘蔗」,粉綠白皮,肉硬而韌,這種品種專門用來製糖;另外一種是市面上常見的「皮紅而薄」的紅甘蔗,及皮微黃的黃甘蔗,除了竹蔗之外,後兩種就是我們常吃的甘蔗。
【甘蔗的滋味】
甘蔗味甘,性平,無毒。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解毒。止嘔噦反胃,寬胸膈。李時珍說:蔗,脾之果也。其漿甘寒,能瀉火熱;煎煉成糖,則甘溫而助濕熱。蔗漿消渴酒,自古稱之。唐朝詩人王維曾如此形容:「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唐朝的官宦人家,早已懂得用甘蔗汁來緩解腸胃飽脹不適。
以營養學的角度來看,甘蔗可食部分具有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素。另外,還含有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絲氨酸、丙氨酸等多種有利人體的氨基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 等等。甘蔗的含鐵量在各種水果中,雄踞冠軍寶座。烤過的甘蔗打汁,則有補脾益氣、滋養保健功效。烤甘蔗汁不但可用來治療咳嗽,甘蔗汁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吸收,可直接化為能量來源,適合消化功能差、需要迅速補充能量的人。
由甘蔗表皮的白色臘質和甘蔗葉所粹取的甘蔗原素(Policosanol)經多篇研究證實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濃度(LDL-C)及總膽固醇(T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濃度, 提醒您,雖目前尚未有相關副作用等報告,但使用時仍建議請依照包裝指示服用。
【甜蜜的危害】
市售飲料產品經常使用的果糖多來自玉米澱粉分解製成高果糖玉米糖漿。過去認為,果糖甜度高,用量少,進入人體代謝時的胰島素需求少,是糖尿病人擋不住甜食誘惑的救星,也是想要減重又愛吃甜的調味聖品。但近年的研究發現,這樣的果糖雖不刺激人體胰島素反應及瘦體素(leptin)的分泌,卻會增加飢餓激素(ghrelin)的濃度,可能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及食欲過度,以致第 2 型糖尿病的罹病風險變高,促成餐後三酸甘油酯的合成,使得血脂、體脂都上升。
常吃果糖的健康年輕人,血壓也會有明顯升高趨勢。如果每天攝取高果糖糖漿超過 74 公克,高血壓風險增加 30%;另外,高果糖飲食也使得痛風、腎結石的機率上升;與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的提高可能有關。建議大家選擇甜品或飲料前,了解詢問一下店家使用的糖來源亦或閱讀一下包裝上的食品標示,如此可以為健康把關,讓自己的飲食更為安心,遠離健康頭號公敵。
【取自甘蔗的好食材】
隨消費型態的改變,國人在食物的選擇除了美味外,對於健康日益重視。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天然的甘味劑之一,其原料便來自於甘蔗,它就是「糖」。因加工的精緻程度不同,有不同等級的產品,如冰糖、白砂糖、紅砂糖(二砂)、黑糖等。蔗糖含量最高的是冰糖,超過 99.9%,白砂糖純度可達 99.6% 以上。一般的砂糖(二級砂糖)帶有顏色,含有少量有機物及礦物質。黑糖顏色很深,精緻度較低,蔗糖含量也較低,但保有較多的礦物質及有機物。
甜度方面,精緻度較低的黑糖及二砂的口感較甜,純度高的白糖及冰糖甜度稍低,適合於咖啡或茶中調味。而紅糖具特殊風味,適合烹調甜點時使用。紅砂糖(二砂)常用於一般烹煮的調味。在營養上,黑糖的鈣、鉀與鐵含量較高,也含有較高的維生素B 群與 C,營養價值比白糖及砂糖高一些。
【甜甜的,適量就好!】
甘蔗及其副產物雖為國人天然甘味劑的選擇之一,有鑒於現代人糖攝取過量,甜食與鹹食皆含糖,導致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肥胖及非傳染性疾病(NCDs)罹患風險提高等公衛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2014 年提出每日糖類攝取量佔每日攝取熱量 5% 以下之建議,換句話說,對於一位 BMI 正常的成人而言,每日糖的攝取量以不超過 25g 為原則(約等於 6 茶匙糖量),實有益人體健康。
此外,世衛組織所指的是精緻糖(Free Sugars)攝取量,包括『人工添加』到食物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砂糖、糖漿、蜂蜜、果汁等,不包含新鮮水果、蔬菜和牛奶中自然存在的糖份,因為蔬果除了糖分之外,含括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等天然好物,所以不計入每日建議攝取量。因此日常生活中,多食用新鮮蔬果,三餐料理改以減糖烹調,餐點口感及味道不僅能保有豐厚甜美,還兼具養生健體效果。
【食譜上桌|清心粥】
企編:李宜燁 / 文:張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