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皿裡的人造肉,未來會走向你我的餐桌嗎?


編輯: 孔 祥瑄

雖然印度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茹素,但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及生活水準的提升,食用肉類的人口逐漸攀高。而印度政府基於對肉品需求將供不應求的擔憂,似乎有意願扶植細胞培養肉 (cell-based meat) 產業。目前有兩家工廠即將在明年於馬哈拉施特拉邦 (Maharashtra) 開設「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中心,此中心是由政府所資助的孟買化學技術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Mumbai) 與印度好食品研究中心 (The Good Food Institute) 的合作機構。

其中位於海德拉巴 (Hyderabad) 的工廠將獲得印度政府生物技術部向細胞暨分子生物學中心 (Centre fo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及國家肉品研究中心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on Meat) 所提供的 64 萬美元贊助。該組織表示,此贊助是印度政府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細胞培養肉品相關研究的投資之一,顯示印度政府對於該產業的積極與重視。致力於推廣人造肉品的好食品研究中心 (The Good Food Institute)  表示印度本身擁有優良的生物製藥及機械工程的專業知識,不過過去欠缺資本、消費者研究、創業力和監管系統等基礎。因此,公私部門合作將是推動此類研究計畫所必要施行的方案之一。隨著這些研究中心的建立,相信經濟實惠的細胞培養肉品不久即能上市。

Minced Meat (close-up shot) on vintage wooden background

而美國及其他研發細胞培養肉品的國家正面臨著挑戰,包括法律、控管機制,以及高昂的生產成本等。不過這些在印度似乎不成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兩個研究中心相繼在印度成立的原因之一。而儘管如 Memphis Meats、JUST,以及新加坡的 Shiok Meats 等新創食品公司,近年來已經挹注不少資金於美國的細胞培養肉品產業,根據好食品研究中心 (Good Food Institute) 的資料顯示,投資者在近 10 年來投入細胞培養肉品公司的資金高達 160 餘億美元,其中 2017 年及 2018 年就佔了 130 億美元。不過,在沒有獲得更多政府研究經費贊助的情況下,美國的細胞培養肉品研發進度仍然極有可能將落後於他國,該研究部門的政策主管 Jessica Almy 曾向飲食刊物 Food Dive 作此表示。

隨著消費者對替代性肉品的需求與日俱增,除了豬、雞、牛、羊等替代性牲畜肉品的研發外,近期替代性海鮮食材亦不斷推陳出新,像是 Ima 即發表了以蒟蒻製成的「仿鮭魚」壽司;Ocean Hugger Foods 則有以番茄製成的擬真鮪魚,與即將發表的茄子加工成的素鰻魚,以及採用紅蘿蔔所製成的仿鮭魚。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清潔肉品 (clean meat) 公司 Shiok 首創以細胞培養出來的人造蝦肉,此種作法不僅能減少工業化養殖對環境的危害,尚可減少食源性疾病的蔓延。該公司表示,「我們選擇從蝦肉開始,因為與螃蟹或龍蝦相比,蝦肉較容易處理,但未來仍會擴展到其他人造高級甲殼類生物的研發」。

人造肉品種類繁多,也有各自的困境亟須突破。但無論是植物性仿真肉品,或者是細胞培養肉品,這些產業都正朝著「永續共生」的目標努力邁進。

資料來源:
Could India become the next cell-cultured meat hub?
Ocean Hugger Foods to Unveil Plant-Based “Eel” Sushi at 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 Show
Later, California Rolls. New Vegan Sushi Options are Trying to Mimic Raw Fish
Shiok Meats takes the cultured meat revolution to the seafood aisle with plans for cultured shrimp

編譯:孔祥瑄
編輯:Cindy Lo、Naomi Chen、Tina Hsieh
圖: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Caroline AttwoodNiklas Rhö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