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巴黎,腦中浮現的除了巴黎鐵塔,塞納河畔遍佈的小酒館 (bistro)、 咖啡廳 (café) 與舊書攤 (bouquinistes) 在午後斜陽下反射著淡淡的金光,老舊的木椅與黑色小圓桌佐著熙來攘往的紳士淑女走在河畔的石板路上,這想必是很多人腦中的共同印象。如今,法國有群人希望能將巴黎的小酒館文化正式納入人類的文化典藏。提出這項特別提議的團體是由一群小酒館的主人們、演員、以及其他支持者所組成,他們將在今年 9 月正式向法國文化部遞交申請,經由法國文化部同意後呈遞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以期讓巴黎的小酒館文化成為受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要了解這些小酒館在巴黎人心中的位置,得先從什麼是小酒館說起。小酒館通常不如餐廳 (restaurant) 正式,裝潢少不了鋅製的檯面、木製的小桌小椅配上使空間明亮寬敞的大面鏡子,菜單提供的多是平價家常料理與咖啡,一杯咖啡 1 歐元(約台幣 35 元),一份本日料理佐一杯紅酒 12 歐元(約台幣 425 元),低廉的價格與舒適的環境幾世紀以來皆如此,是壅擠城市中屬於巴黎人的居住空間延伸,既開放卻也私密。這些小酒館吸引了各式各樣的人們,從觀光客到上班族、大文豪到藍領,讓不同種族文化和社會階層的人聚集在一起,花上半個小時忙裏偷閒,談笑風聲。這猶如巴黎文化鎔爐縮影的小酒館文化,也因此被認為是巴黎人 「生活的藝術」(Art de vivre) 中的重要成分。
全巴黎歷史最悠久的小酒館 Procope,自 1686 年開幕以來,便是各種文化思潮交流的場所,曾經是印象派藝術家們的聚會所在,也是作家與思想家諸如鮑希斯維昂 (Boris Vian)、沙特 (Jean-Paul Sartre) 與愛人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 以及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等人時常造訪的寫作與閱讀空間。當代電影中也少不了這些小酒館的身影,從導演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執導的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到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Amelie),眾多的影像作品將巴黎與小酒館緊緊的綁在一起。
2015 年巴黎發生恐怖攻擊,伊斯蘭國的信徒在足球場館外開槍掃射,而後自殺炸彈客襲擊了小酒館與一場演唱會,造成上百名的民眾喪生,四百多人輕重傷。這件巴黎歷史上最大的恐攻噩夢凝聚了市民的意志,在這場恐攻落幕後不久,許多的巴黎人經由推特聯繫,聚集到小酒館,在昏黃的室外暖氣燈下舉杯,向世界宣告:「我們不會被打倒,我們生活的藝術 (Art de vivre) 也不會。」
但近年不斷飆漲的房租、連鎖餐飲的進入以及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對這些小本生意的餐館造成威脅。如今,巴黎14,000 家的餐廳中僅剩下不到 2,000 家的小酒館,小酒館的數量由 20 年前佔餐廳總量的 20% 滑落到如今的 14%。針對這個現象,請願活動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小酒館 Masturet 主人的 Alain Fontaine 對《The Telegraph》表示「近十年來,小酒館漸漸被連鎖快餐店,三明治小販以及異國料理餐館取代。但是被取代的不只是店面,生活態度、與人共享的精神、各種宗教與族群交匯的場域也隨著這些小店的沒落而消逝無蹤。對於觀光客而言,這也是個莫大的損失,人們來到巴黎不會只想看鐵塔、看美術館,在這些小酒館與巴黎人的相遇也是人們旅行很重要的一部分。」Alain 希望藉由請願讓小酒館得以被保存,賦予這些時常是家族經營的小酒館主人們一份使命感,讓這幅巴黎街頭風景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然而,要讓巴黎的小酒館文化被聯合國列為文化遺產來保護有著相當的難度,除了要通過法國文化部的篩選,申請的名額也是每兩年才有一個,即便送入聯合國審查,要正式通過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此外,文化遺產難以被定義的本質也使得申請之路困難重重,《紐約時報》的社論便指出了一個明顯的疑慮:「要證明這些巴黎小酒館的重要性高到能成為文化遺產是很困難的,我們很難解釋為什麼只有巴黎的小酒館有文化重要性,但是其他地區像是蔚藍海岸 (Côte d’Azur) 跟波爾多 (Bordeaux) 釀酒區域中心的小酒館不值得被列入呢?」對於這樣的質疑,支持這項請願的巴黎市政府以及支持者們認為,在 2015 年的恐怖攻擊後,巴黎人選擇了小酒館做為巴黎重生的精神指標,代表了這些小酒館與巴黎密不可分的文化重要性,巴黎人需要這些小酒館。
「小酒館之所以會被攻擊,是因為他們代表了法國文化與法國人的生活。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如此痛心,是因為小酒館裡埋著我們巴黎人寶貴的回憶。」巴黎商會 (Commerce in Paris) 其中一位副會長 Olivia Polski 對《紐約時報》的訪問如此說道。不論請願最終會否成真,爭取的過程已經讓鎂光燈聚焦在這些小酒館身上了,如果有機會造訪巴黎,可別忘了找間小酒館坐下來,好好品味一下什麼是巴黎人「生活的藝術」吧!
參考資料:
Bistros are the life of Paris, but are they Unesco worthy?
Paris Bistros and Terraces Seek Protected Status From United Nations
Paris bistros launch campaign for UNESCO status as bastions of ‘art de vivre’ and defiance to terrorism
編譯:Lin Chao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 、Naomi Chen
圖:Pedro Szekely (CC BY-SA 2.0)、 Yannis Papanastasopoulos、carolus124 (CC By-ND 2.0)、Joe deSousa (CC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