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細胞培養的人造肉在不久的未來將不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可以大量生產的糧食來源,並且有潛力改變世界。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造肉也可能步上基因改造食品的後塵,被消費者視為「科學怪食物」(Frankenfood)而不敢消費。
英國巴斯大學教授 Christopher Bryant 認為人造肉是解決畜牧業道德、環境和公共衛生問題的方法之一,然而在自由經濟市場裡,除非消費者買單,否則這些好處都不可能實現。他發表於《營養先驅》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研究提出警訊:大眾媒體持續把人造肉塑造成高科技產物將會明顯削弱民眾的購買慾。
早期的媒體多把人造肉塑造成高科技產物,這類報導伴隨人造肉在實驗室中的照片而引起人們排斥,由同儕審查的開放獲取科學期刊 PLOS ONE 的調查指出民眾排斥人造肉的原因之一是「不自然」 以及對生產方式的不信任,這兩點都會導致大眾對人造肉安全性的疑慮。地區也會影響民眾對人造肉的看法,普遍來說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對此有更多負面看法;而美國人對人造肉的看法則比歐洲地區來的樂觀。不過,絕大多數的民眾怎麼看待人造肉主要仍取決於媒體或政府的塑造,尤其使用怎樣的字彙顯得格外重要,「實驗室肉」、「合成肉」和「科學怪食物」這類貶義詞都會引起民眾反感。
對於大眾的負面看法,科學家們努力嘗試為人造肉擺脫「實驗室生產」的標籤,他們認為當人造肉準備好量產時,生產地點會由實驗時轉移到食品加工廠,就如同其他的肉類加工食品一樣。而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好食品研究所」(The Good Food Institute)已經證明比起「人造肉」和「細胞培養肉」(cell-based meat),消費者更喜歡「乾淨肉」(clean meat)這個用詞,因此建議媒體和相關新創公司不僅要將名稱標準化,還要普遍推廣乾淨肉的整體概念,強調此類肉品和傳統養殖肉具有同樣的味道與營養價值,讓更多人認識並能安心地嘗試乾淨肉。
乾淨肉確實是一項解決環境和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技術,然而,英國學者們發表於學術期刊 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研究警告世人不要將乾淨肉定位為唯一的救世主。對於這種全球化的問題,人類應該採取多方面的行動,譬如提倡食用植物性蛋白質、呼籲減少肉類攝取及改善現有畜牧業系統等,以達到現代社會環境保護和糧食供給的平衡。
資料來源:
Promoting lab-grown meat as ‘high-tech’ innovation could fuel consumer fear of alternative protein
The Impact of Framing on Acceptance of Cultured Meat
Attitudes to in vitro meat: A survey of potential consum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nging cultured meat to market: Technical, socio-political, and regulatory challenges in cellular agriculture
編譯:Ina Yang
編輯:Cindy Lo、Naomi Chen、Tina Hsieh
圖:Impossible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