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兩件讓人快樂的事,美食加上哥兒們,這樣說相信沒人會反對?GQ 與 NOM Magazine 特別推出這次的企劃,邀請台北的知名主廚 Gēn Creative 的劉世揚(Eric),與今年獲得米其林一星的 Impromptu by Paul Lee 的 Paul,請他們帶上平常就會一起吃喝玩樂的好哥兒們,前往自己的下班後吃喝私房口袋,好吃好喝一番,也讓大家可以一窺這些讓大廚們都願意買單到底是什麼樣的餐龐,能讓平日挑剔的主廚們買單!
對 Gēn Creative 主廚劉世揚(Eric)來說,幾乎每一次到外頭用餐,都是一場體驗。從踏進店門的那一刻起,全身上下的細胞都在感受餐廳帶來的刺激。
11 歲和家人移民美國的他,大學念的是航太科技,卻在幾經思索後決定聽從心底的聲音,投入餐飲。在外打拼一圈,終於在 2015 年回到台北,開了現代美式料理餐廳 Gēn Creative。
▲ 左起為 Gēn Creative 的三位主廚劉世揚(Eric)、Melanie、Han。
體驗過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劉世揚對於本地餐飲市場感受最深的是人們對不同料理的高度包容,「我覺得台灣很好的一點是,任何年齡層的客人對食物的接受度都蠻高的。」加上豐饒的物產、特殊的殖民歷史背景,種種原因造就這片土地繽紛的餐飲風景。而每間餐廳的風格,也隨經營管理者的不同產生變化。「其實餐廳往往帶有主廚的個性,包含內外場的配合、出菜速度、菜單設計和服務。」除了從這些細節感受每間餐廳的獨特,最有意思的其實是食材的使用,「不管是法式、美式、日式還是台式,雖然可能用到同樣的食材,但詮釋出的變化其實非常大。」
說到吃,就不得不提到喝。近年,餐與飲的搭配越來越多元,從過往的葡萄酒佐餐,到現在調酒、咖啡和茶都成為選擇之一。「台灣和美國最不同的地方是,這裡的調酒師可以把調酒做得非常細緻精確,適合佐餐。但在美國,調酒比較像是派對場合才出現的飲品。」劉世揚的好哥們李皞(Paul)說。
同樣也是自幼移居美國,李皞直到這幾年才回國,在台北開了餐廳 Impromptu by Paul Lee。以法式烹調技巧為基礎,融合在地食材與各國飲食文化,在一道道菜餚中體現現代美式料理的精神,更於今年摘下米其林一星。經歷相仿的兩人,在一步步實現餐飲夢的同時,也從兒時記憶與現在的生活軌跡,在台北畫出一張屬於自己的外食地圖。
▲ Impromptu by Paul Lee 主廚李皞(Paul)。
Chef 的 Night Out 口袋名單
六品小館
電話:(02)2393-0104
地址:106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 199 巷 3 弄 8 號
「我在國外住很多年,這是我回到台灣後不能抗拒的味道。都是很簡單的東西,但他們處理得很好。」李皞回想小學還在台北的時候,就會和家人一起來這吃飯。如今一二十年過去,六品小館依然是他的心頭好,而經典菜如豆干炒肉絲、砂鍋獅子頭和豆腐燒黃魚等的味道也始終如一。「他們的菜色都不太變,經過那麼多年,味道都保持一樣其實蠻難的。」他接著說:「現在很多東西都變得比較現代(modern),像六品小館這樣的傳統味道在台灣已經越來越少見。」
ICHI Japanese Cuisine & Bar
電話:(02)2704-8195
地址:106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 40 號
自 2004 年開業至今已有十五年的時間,ICHI Japanese Cuisine & Bar 陪劉世揚走過這幾年在台北工作與生活的時光。事實上,餐廳的位址恰好就在 Gēn Creative 附近。「所以真的很常來這裡,走路五分鐘就到。」如果心情來了,劉世揚會點些適合下酒的菜色,比如辣味糯米椒豚肉炒野菜、雞軟骨唐揚佐紫蘇鹽或松阪豬肉串等,配上威士忌蘇打(whisky highball)或清酒。除此之外,劉世揚還特別喜歡他們的辣椒醬。將食物蘸上一點,獨特的辛辣香氣讓人上癮。
劉世揚還透露,自己私底下其實很喜歡去鼎泰豐。除此之外,想吃其他菜系的料理時,在台北也都有相應的餐廳滿足需求,比如主打披薩和義大利麵的 Salt & Stone 或是印度餐廳 Saffron 46。
身為廚師,幾乎日日都在餐廳忙和。儘管如此,下了班,餐廳依然是療癒人心的地方。幾道菜、幾杯酒,往往不是為了找尋創作料理的靈感,「而是去好好地體驗這場用餐時光。」他說。
聲明:【After Hours with Chefs】專題由及 NOM Magazine 共同製作。以集結多元觀點的角度出發,雙方謹守編輯道德守則,內容製作過程保持獨立公正,與讀者維持互信、透明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