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階層反而是支持者」:開丼執行長楊哲瑋的管理心法與市場觀察


Sponsored by
編輯: Ann Yeh

上網輸入「燒肉丼」三個關鍵字,開丼很快便躍入眼簾。執行長楊哲瑋 Jerry 從東京取經,將「一個人燒肉」的邏輯帶回台灣。開發過程中並不順利,還面臨銀行存款僅存 30 萬,再發出一次薪水便告竭。這個危機讓他痛定思痛,翻完網路上幾十頁對開丼、以及對手品牌的評論,歸納出市場要的公式。終於尋到開丼定位,一砲而紅。這次,Jerry 與 NOM Magazine 聊聊一路走來對管理的想法以及台灣市場的觀察,認識他消化困境之後的海闊天空。

從 26 歲開始帶領團隊至今,「人」是 Jerry 最重視的創業環節。如何聚集戰友夥伴們彼此互補發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光是執行長這個角色,Jerry 有諸多體悟。

「餐飲業有一句話——現在的小朋友越來越難帶。但我覺得,管理者是造勢者,你需要替屬下創造舞台,也要讓他認同你。」Jerry 觀察,18 到 30 歲的年輕人自我意識頗強,所接收的資訊也很透明。立即知道市場新動向、公司的薪水福利並非難事,所以現在要提供讓員工留下來的其他理由——讓他們真正想要參與。

Jerry 認為,帶頭只是稱職的領導,而帶心則是 80 分的表現,尤其這個世代已成為基本。「有點像戰爭電影,打仗前永遠會有個將軍說些激勵的演講,再衝出去。士兵被鼓勵後跟著衝,但回來之後只剩一隻手。將軍身先士卒,也激勵士兵的心呀。可是士兵少了一隻手耶,代價太大了,下一場戰爭他是不是就會有所顧慮?」

所以 Jerry 期許他自己,現今管理者要讓屬下清楚知道做事情的原因、對彼此的好處,並且設法讓這個正向循環不斷發生,與過去上對下用指派、命令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給出一個方向,讓圖隊成員知道要去哪裡後,管理階層就退居幕後變成支持者 (supporter);推著他們、而不是拎著他們去。現在小朋友能力很強,一但給足信任和方法,就會幫你衝。」現在 Jerry 的團隊快 400 人,他也得不斷吸收新事物,否則會陣亡。

除了管理上進化,隨著市場改變,Jerry 也有一些觀察和體會。「在地、獨立的品牌競爭越發困難,因為外來品牌大量入侵。」他非常明確感受到台灣主流消費者跟隨潮流的習慣。在薪資沒調升的情形之下,人流分配到這些新來的店,所以大方向而言,對個人品牌的競爭是嚴峻的;但也認為有許多堅持自己特色的小店和品牌還是做得很好。

「我覺得台灣是孵化器、研發基地,是很好的環境。台灣創業人才、團隊和店真的超級強。先不講狼性,做事情的能力我覺得在全亞洲絕對是數一數二。」Jerry 如此稱讚。這幾年來,許多年輕創業家在美國、加拿大或中國走一遭,回來台灣後帶起一波風潮。但他也觀察到,許多店家打造了很有質感的品牌,無奈島國規模小,一出手就只是在互相爭奪這塊相對較小的餅,容易讓人感到沒未來;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走出去。

「王品、乾杯插旗上海,背後的團隊是跟著台灣孵化起來的,走出去後格局更大。」Jerry 認為在台灣開店,通常只有獲得心靈滿足。但走出去,荷包也會滿足。「想變成企業或是連鎖體系的年輕人,應該是要用全亞洲來想事情,我們不要被困住了。」他自己也開始放眼東南亞,同時不斷在找再度前往中國的方法。

他也鼓勵正在準備開業的人,「創業會面臨很大的心志磨練。一開始對產品、店和團隊都會充滿想像,但最後不通常會完美。」對於已經走在創業路上的夥伴,他的建言是把握和夥伴做事情的當下。潮流隨時在變,但只要一群人有很強的共識和能力,是可以克服的。另外,每個人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人生規劃,不要害怕分離。

這五年來,Jerry 面臨到許多挑戰和恐懼。他從他最喜歡的蝙蝠俠找到認同,「以凡人之姿,恐懼化為力量,挑戰不可能。」在訪談中也笑說開丼五歲了,已不年輕,甚至開始面臨中年危機。「所以我們想要重新檢視開丼,也想重新發明開丼。」如何帶領一個席捲網路的燒肉丼品牌繼續走下去,步上長青之路?不管選擇怎樣華麗的重新登場,都在考驗 Jerry 的經營之道。

採訪/文:Ann Yeh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
圖:Hamza Butt (CC BY 2.0)、halfrain (CC BY-SA 2.0)、m-louis .® (CC BY-SA 2.0)、MIKI Yoshihito  (CC BY 2.0)

贊助聲明:台灣餐飲創新高峰會 F&B Innovation Summit 的相關議題由 FOODLAND 與 EZTABLE 共同贊助。 NOM Magazine 謹守編輯道德原則,報導內容不受合作夥伴干涉。
關於贊助:台灣餐飲創新高峰會 F&B Innovation Summit 是一個將業界頂尖企業與專家齊聚一堂,以深度論壇的方式,分享專業知識並互相交流,促進產業共好的論壇活動。想知道更多相關消息,請上活動頁面或是臉書活動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