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肉星期一》顧名思義是在星期一時不吃肉類,而它所延伸對於環境以及健康的好處經由許多廚師、名人以及餐廳的宣傳和倡導,人們開始知曉、甚至實踐無肉星期一的概念。而這個活動從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了 100 年,而當初為何又會有這樣的活動出現?
回溯到 1917 年,是第一次實踐大規模無肉日的時候,當時也是美國決定參戰之時。世界第一次大戰規模之大,導致種植土地縮減、農民也大多被徵召上戰場,歐洲的食物供給變得非常不穩定,無論是國內人民或是士兵,食物取得變得困難。美國參戰除了政治和經濟上的考量,也有一部份人道因素——希望能供給前線戰士以及同盟國的人民食物和營養。
「食物決定勝負」是當時的口號,美國當局行政單位 USFA(United States Food Administration,暫譯:美國食物局)以「鼓勵」為主要動能,讓人民自願性少吃肉、小麥、脂肪和糖,因為這些食材可以轉送往前線支援打仗的士兵。行動的領頭人 Herbert Hoover 說:「我們希望藉由人民的力量來完成這件事情,建議他們發揮克己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政府透過各式宣傳、海報、課程、工作坊等媒介來讓美國人儲存食物,「大約 70% 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承諾在家儲藏更多食物。」美國密西根大學專攻 19 至 20 世紀美國史的助理教授 Helen Veit 如此說。而這些宣傳產生很好的效果,USFA 甚至規劃出一個簡單的表單讓民眾可以跟著計劃選擇吃的食物。而在愛國的號召和同儕的壓力之下,約莫 1,400 萬個家庭、7,000 間飯店和餐廳簽下保證卡,表示會自發性遵守政府制定的計畫。
在這個計畫之下,USFA 還希望能透過這個機會,教育民眾少吃這些食材並不會犧牲該獲得的營養,而影響到健康。因此他們提倡以富含蛋白質的核果類和乳製品替代紅肉、黑麥和玉米粉替代麵粉,鼓勵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因為他們容易腐壞、不耐運輸,無法對前線有太顯著的幫助。
為了戰爭服務的飲食習慣演變至今,已經變得不太一樣。由於氣候變遷、健康、動物權等議題興起,讓無肉星期一成為簡單響應這些議題的日常舉動。雖然目的稍微不同,但無肉星期一的行動將會持續下去,也期待藉由小小舉動,對身處的環境有正面影響。
資料來源:THE 100-YEAR-OLD STORY BEHIND MEATLESS MONDAY
編譯:Ann Yeh
編輯:Cindy Lo、Naomi Chen
圖:Ella Olsson (CC BY 2.0)、Ella Olsson (2) (CC BY 2.0)、Marco Verch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