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信台灣版:飲食,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強而有力的連結


編輯: Ann Yeh

近年來,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熱議。如今,台灣有一群人正沿用日本食通信的概念,將紙本雜誌結合在地農產一齊寄送到府,讓消費者不但吃得到農、漁、牧產品,還看得到生產者的努力以及土地的故事。他們以文字、圖片和食材,擔任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此次訪問到食通信始動者廖冠維以及中台灣食通信美編簡孝如,一起聊聊創辦初衷、刊物製作,以及遇到的困難,讓讀者更了解食通信,以及土地上發生的事。

既然台灣食通信是沿襲日本食通信的運作模式,那彼此有何異同?

冠維先簡略說明了一下台灣和日本共同面臨的農業高齡化問題。「日本東北地區相對於台灣就有點像雲林或東部,對一般人來說就是鄉下地區或後山。日本東北農業從業人口非常多,其實是一級產業重鎮。但天災的重擊對於土地或人心理上產生極大破壞,讓當地農民對家鄉重建感到遙遙無期。住鄉下的人想要長大之後就要離開去大城市工作打拼,連自己在種田的長輩也不希望家裡的人繼承家業,以至於農業的困境越來越明顯。大家不願意留在農村或農產地的狀況,台灣和日本非常相似。」

為何不由日本編輯團隊來台發行特別版即可,而是要台灣自籌團隊,甚至做到 4 種不同地域刊物¹?日本食通信的運作方式來看,虧得有個別的食通信製作團隊深入各地,方能詳實記錄每個地區的特色,出版 39 部不同的食通信。同理,只有台灣食通信能完整反映這塊土地的訊息。台灣各地區頗具特色,這也是為何台灣能產出 4 部食通信刊物的原因。

註:目前食通信台灣版已出刊的有 4 個版本,包含:旅人食通信、中台灣食通信、東台灣食通信和雲林食通信。還有一個北台灣食通信,但無發表刊物。各團隊仍獨立運作,但未來計劃籌組成台灣食通信聯盟。

冠維以自身參與東台灣食通信的經驗為例。「進行東台灣的食通信過程中,看到很多野菜其實是東台灣專有,且在原住民的傳統料理中有自己的定位、名詞和料理方式,而這些野菜可能根本無法用漢語念出來。隨著新一輩的小朋友離開部落到城市工作求學,也不會講族語,知識就跟著失傳。其實在創辦雜誌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很多台灣特有的內容。」

部分議題也只有台灣的食通信能深切體驗,例如今年推動的食農教育法。「雲林食通信最新的主題是柳丁,他們就帶著農友的柳丁和食通信到學校裡,直接到小朋友面前做食農教育,告訴他們在地食材的相關知識和背後的故事。」其他食通信夥伴也有跟學校接洽的相關經驗,未來可能創辦屬於校園版本的食通信,嘗試更多不同的可能。

於是,現在各個地區的食通信都是獨立運作。除了沿用「食通信」這個名字,以及用雜誌結合食材的模式不變,其餘的,像是雜誌開版大小、美編風格或議題內容都沒有設限。但台灣四個出刊的食通信版面都比一般雜誌的開版 A4 尺寸還要大。為什麼做這樣的選擇?

美編孝如解釋她設計的想法。「其實日本每部食通信開版尺寸、紙張厚度甚至紙質都不一樣。我選擇大版面是希望讓讀者有親臨感,夠大的跨頁圖案看起來才會有感覺。當農人或農產品與真人的臉一樣大時,看起來是很不一樣的。」除了讀者的觀看感受,孝如也沒有忽略雜誌的觸感和重量。「如果攝影的主題比較沈重,我也會提前和攝影師討論適合的紙質。」

排版也富有細膩巧思。「食通信的排版和裝訂很有彈性。像是中台灣食通信就不是裝訂成一本書的樣子。因為內附食譜,所以如果你想要做其中一道菜,就可以抽出那一頁,把它釘到牆上或冰箱上。看到喜歡的內容或適合小朋友閱讀的篇章,也可以單獨抽出來一起觀看,甚至保存。」

食通信台灣版遇到的困難

最主要還是成本考量。「畢竟,消費者究竟可以接受到多高的定價?日本各地區的食通信會盡量將價格壓在 4000 日圓以下,最貴像北海道食通信是 3980 日圓(約新台幣 1095 元),約莫是日本四到五個小時的工資。如果按照這個時間比例來換算,台灣食通信售價就必須盡量控制在 600 元以內。」冠維誠實的說,「但要包含食材、運費、紙本雜誌製作等其他支出,這樣的定價實在吃緊,所以要複製日本食通信成功的商業模式有一定的困難度。目前大家也還在估量自己的能力和進程,未來還會培養粉絲群或找其他方式發展。」

日本食通信和台灣食通信的關係?未來的路會怎麼走?

去年日本食通信聯盟執行長江守敦史和其他食通信主編長來台多趟,彼此分享經驗。根據冠維轉述,日本食通信來台的主編們表示,「台灣食通信獨立存在就好。對他們來說食通信本來就不是一個商業組織或商業行為,倒比較像社會運動。如果這個運動可以走出日本,影響其他地區去關注或推行在地農業,那擴展速度是越快越好。他們反而很鼓勵台灣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看到台灣食通信的進程和努力,於是日本食通信聯盟、中華 MOA 協進會( Mokichi Okada Association,簡稱 MOA)²與台灣食通信簽訂夥伴協定關係,未來台灣食通信的訊息也會在日本食通信上共同行銷。甚至計畫自行前往日本交流,以及從日本引進完整的培訓教材,訓練出有效率推廣食通信的人員。

註:中華 MOA (Mokichi Okada Association) 協進會為 2007 年創辦於台灣的非營利社會團體。在台灣推廣整合醫療、食農教育和藝術文化等事業,亦將協助食通信台灣方跟日本方之間的聯絡行政事務,以及提供相關資訊讓合作更加順暢。

以食物串連,就是食通信最重要的使命。藉由閱讀和體驗,有沒有可能激起讀者反思甚至行動?冠維提到,部分城市人對農村的既定印象就是老、窮,沒有價值。但其實只是農民的勞動力沒辦法轉換成高額金錢或是所謂的成就。「但有沒有可能因為看到這些農人而興起好奇心,假日就到這些地方?或在選購農產品的時候,能不能多多支持?或就單純做到不浪費?食物背後有這麼多的故事,也有那麼多為了食物認真奉獻的人。台灣有沒有可能有同樣革命發生?」從冠維的表達中,聽到對土地以及人的熱切吶喊。

璨如提到,「要改變環境很困難,所以先從改變自己的意識開始做起。」當天用「吃」看見「心」關係——食通信共食會,由北台灣食通信主辦,其他食通信協辦,在金融研訓院所支持的場地舉行。當中有雲林來的柳丁粉圓、用台農 57 號所製的拔絲地瓜、東台灣的有機牧畜醬油釀蛋,以及中台灣食通信帶來的自釀柚子醋、菜飯、爆米香,全都是食通信始動者親手製作。也許有一天能藉由土地的滋味和故事的溫度,讓食物革命始動。生產者和消費端的距離,亦不再遙遠。

採訪/ 文:Ann Yeh
編輯:Cindy LoWanyu Wang
圖:張家瑋、John Loo (CC BY 2.0)、Karen and Brad Emerson (CC BY 2.0)、Tinou Bao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