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築地市場暫停搬家!豐洲再爆工程弊案與地下水污染


編輯: Patricia Ma

「沒有確保安全,豐洲市場就不會啟用。」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說。

綜合華盛頓郵報日本時報多篇報導,自 1935 年起位於東京中央區的築地市場供應予餐廳及零售商優質漁獲,直到 1980 年代經濟蓬勃發展,且世界各地越來越流行吃壽司,築地市場與其知名的鮪魚拍賣成為觀光客必造訪之地。當電動載貨三輪車快速地在市場內穿梭,握著相機的成群遊客們成為干擾,這座市場本來就不是為了觀光用途而設計。且如今築地市場客戶遍及全球,已是世界上最大而繁忙的魚市,每年交易量高達一百萬噸、 6,000 億日圓(約 1,850 億台幣),老舊狹窄的環境漸不堪負荷。

11-31-1

因為上述原因,加上 2020 東京奧運即將到來,東京都交通局決定將築地市場搬遷至往南走兩公里的豐洲,於四十多萬平方公尺建地上打造全新的豐洲市場,以符合現代衛生需求,並應付大量觀光人潮,而築地原址搬空後會進行道路工程,用以連結兩個奧運選手村。

築地市場原定 11 月初就要遷至豐洲市場,然而因為爆發汙染問題及背後可怕弊案,一切停擺。
其實豐洲市場自 2001 年由當時的東京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直到建物完成,爭議始終不斷,不論是建築設計缺乏特色與代表性,或是食安問題。由於那塊土地原是東京瓦斯工廠,眾多漁商憂心土壤及地下水殘留有害物質,污染食材、威脅魚販安全、破壞築地形象,反對搬遷。直到 2008 年爆出土壤含有大量有毒物質,其中苯含量超過標準 43,000 倍,當時政府委託的一群環保專家想出解決之道:移除地面 2 公尺高土壤,填上 4.5 公尺高的乾淨新土後再蓋建築。
東京都交通局下令於 2011 年開始動工,直到 2014 年宣告完成,這項填土工程總共花費約 850 億日圓(約 265 億台幣)。然而,9 月中發現重大弊案:地底下根本沒有填土,只有充滿積水與臭氣的水泥涵洞,科學家指出這些可能是受到污染的地下水。

事情是這樣的,新任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八月底上任後,查出有巨額且不透明的建設費增加,工程總費用從預估的 4,316 億日圓,最後竟高達 5,880 億(約 1,800 億台幣),且據說土壤和水質仍有污染疑慮,便即時宣布延後搬遷並檢測,這才調查出填土工程的弊案。
小池百合子決定重新召開會議,請專家協助建議解決方案,並下令再次檢驗土壤污染狀況。東京都政府 9 月 29 日公佈最新地下水檢測結果,於 8 月 29 日至 31 日的樣本中發現兩種有毒化學物質——苯和砷含量都超出標準,這也是豐洲市場地下水首次毒素超標,令人擔憂土壤也受到污染。這段期間的各種壞消息,魚販無不氣憤、擔憂又無助。

3-baihezi-visit-tsukiji-market

▲一個多月前小池百合子(左)參訪築地市場。

「不知道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只能透過新聞報導瞭解,我們一直聽說豐洲有致癌物質,我真的很擔心,我們不能在受到污染的地方販售食物。」在築地販賣海鯛、鰈魚與章魚將近四十年的 Kiyoshiro Sugama 先生在最新檢測報告揭示前感到茫然。「我們經手的是要吃下肚的東西,所以如果有任何污染風險,最好污染物都在安全標準值以內。」在築地專賣昆布長達七十多載的 Keiko Kobayashi 小姐的擔憂顯然成真。
直到最新檢測結果出爐,「現在所有事情都搬上檯面了!我個人覺得先想辦法解決問題會比做決定來的要緊。」任職於漁獲物流公司的 Yusuke Chiku 說。然而,批發商 Sugama 表示他很擔心在福島輻射污染爆發五年後,此次爭議將破壞築地市場的聲譽,「一直以來,築地就代表高品質,但如果外界認為豐洲受到污染,那一切就不同了,我們很憂心這些傳言會遍及海外,人們將會再次質疑日本海鮮的安全性。」他說。

4

八年前曾提出填土除污計劃的負責人 Tatemasa Hirata 說:「用舊有計劃解決問題非常困難,我們將討論除了填土之外的其他方案。」近日一場記者會他表示工程師將照著應有的標準研討解決方式,目前的化學污染引發了安全議題,一切都仍懸而未決。
關於東京都交通局私下取消填土工程,小池百合子月中表示將徹查到底。另外,她也公告將於十一月完成所有相關檢驗後進行相關決議,最終結果預計於明年一月初公佈。


豐洲爆發如此弊案令人震驚,勢必也將影響東京奧運相關工程進度,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至少不是在搬遷後才發現,或許還有機會挽救,期望專業團隊能找出解決對策,還給歷史悠久的築地魚販應有的優質環境。

資料來源:
New home for Tokyo’s famous fish market may have a pollution problem
Toyosu market debacle
Toxic chemicals found exceeding standards at new Tokyo market site
Toyosu missing-soil probe draws a blank on who changed plans and why

編譯:Patricia Ma
編輯:Cindy Lo
圖:washingtonpost/culturalxplorer/traveler/flickr/govoyagin/insidejapan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