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到餐桌 台灣食農餐飲科技新創走向國際市場新優勢


文: 林 剛羽
責任編輯:Naomi Chen

11 月中在台北的創新創業展,由於國際上疫情趨緩,台灣邊境與防疫措施開放,這次的展場內有超過 500 家國內外的新創團隊與相關機構進駐,在資本市場與上下游產業生態圈的關注下,競相展示最新開發的技術與創新的商業模式。

在目前全球逐漸擺脫新冠肺炎陰霾的後疫情時代,原本的產業需求與經濟動能相信也迫不及待開始暢旺的運作驅動。筆者由於本身長期所處的行業,特別注意到這波新創浪潮裡面的「食農餐飲科技」新創企業部份的相關投資,過去的五年在全球中算是急劇增長的少數倍受關注類別之一。

在 2020 年全球針對餐飲科技相關的投資額統計約為 278 億美元。到了 2021 年,這方面的投資金額再度成長到將近一倍的 517 億美元。這其中光是屬於上游農業的科技解決方案投資額,在去年整年度就達到了 22 億美金。今年光是上半年,也已經累計超過 12 億美金了。而且上述的幾項數據在接下來的 2 年內,市場上預估都有機會可以再呈現倍數成長。故在這方面的剛需支持下,我們可以相當明確感受到資本市場投資食農餐飲科技新創的強勁意願與力道。

然而這也引發出「為什麼世界各國都在關注食農餐飲科技」這個議題。因為事實上才在今年的幾個月前,矽谷知名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與規模相當大的紅杉資本皆不約而同發出警訊提到:「接下來將會是資本市場與新創企業的寒冬」。可是針對食農餐飲科技的關注與投資卻是不減反增,關鍵即在於「吃」這個民生議題與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不論全球的氣候變遷或是碳排放控管、市場景氣的緊縮和變動,以及多處地緣政治不穩定導致的供應不足或成本高漲…等許多負面效應,都反而增加我們對這方面認知的關鍵性與重要性。

台灣一直以來最為人稱道的兩個海內外知名強項,即是優質高科技技術與極具特色食材的美食發源地。並且是全世界少數擁有「從產地到餐桌」完整生態系的區域。能夠結合我們的高科技基礎、完整的網路佈建環境與美食餐飲的創意文化,非常有機會是台灣下一個走向國際市場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從中仔細探究,我們幾乎在每一個環節裡,從最上游的 AIOT 化的農漁業、畜牧、養殖,到中間的冷鏈物流、產銷電商平台,再到終端的自動化出餐、線上點餐、雲端廚房、外送平台…等,都能有相關的科技新創企業參與。而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能夠加速台灣的傳統一級產業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外,並可提供培育屬於台灣本土獨角獸新創企業的最佳環境,更是絕佳的建立食農餐飲科技的國際級創業聚落的機會與時機。

延伸閱讀
1. 【商業數據圖解】2021 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 百貨商場餐飲空間革命 跨世代進化發展
3. 台灣餐飲業募資風潮 後疫情時代投資過程心得與重點
4. 矽谷新創 Lypid 聯手路易莎咖啡全台 500 家門市開賣 6 款植物肉餐點 關鍵油脂擁有更低卡路里及飽和脂肪酸
5. 臺灣餐飲科技進軍國際 扶田資本攜手新創 登場美國《餐飲創新投資高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