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新商機「自動販賣機 3.0」未來食物大預報


文: 田中宏隆, 岡田亞希子, 瀬川明秀高寶書版
責任編輯:Naomi Chen

「自動販賣機 3.0 」的新浪潮,可說是食品機器人的延伸分支,說它是「箱型烹調機器人」或「行動餐廳」也不為過。我們在本章一開始也曾談過,自動販賣機 3.0 的特色,在於它不只是販售食物成品,還是集食品與飲料的烹調、備製功能於一身的套件,極具可攜性。除可望在活動會場設置、展店外,它營運不需人力、全年無休的特性,可設置在難以供應一般餐點的機構或地點,作為解決用餐問題的方案。

另外,自動販賣機 3.0 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從點餐、烹調、出餐到結帳,全都不必經過人手。若搭配全自動食品機器人,還可針對預設菜單,輕鬆因應顧客複雜的客製或個人化需求。舉例來說,請各位想像一下在星巴克或塔利咖啡櫃台點餐的光景——儘管我們知道顧客可以做各種客製化的需求指定,但要從諸多選項中挑選,是一大麻煩,或因為怕尷尬而讓不敢逐一仔細指示的客氣心態,以致於我們總是點那些最簡單、老樣子的商品。

然而,自動販賣機 3.0 大多是透過智慧型手機或店頭的平板電腦點餐,在點餐畫面上,顧客可從眾多選項當中,簡明清楚地挑出自己想要的客製化菜單。例如沙拉可自選蔬菜或琳瑯滿目的多款醬料,咖啡則可調整口味或選不同奶精等,甚至還可以主打一般商家嫌麻煩、不開放顧客自選的特殊選項,更可望提高客單價。

此外,在自動販賣機 3.0 當中,顧客的點單內容和客製需求都會留下紀錄,故可用這些資訊來為常客推薦商品,或依供需狀況即時補貨,避免缺貨,更可以運用在商品開發上。這種自動販賣機不經人手就可烹調、供餐,有望在後疫情時代裡,成為提供三零——「零接觸消費」(Zero touch Shopping)、「零接觸配送」(Zero touch Delivery)和「零接觸付款」(Zero touch Payment)兼具,安心、安全飲食的利器。它和食品機器人一樣,可內建主廚的烹調知識與專業,因此在「自動販賣機」這個機體的限制下,仍能追求美味。綜上所述,自動販賣機 3.0 具有充分的潛力,能為飲食服務開闢出新境界。

圖說:(由左至右)優豈科技的拉麵自動販賣機(出處:Sigmaxyz 公司)、亞伯茲的果昔自動販賣機和專屬應用程式(出處:亞伯茲公司)、沙拉自動販賣機「莎莉」(出處:Chowbotics 公司)

引領自動販賣機 3.0 發展的新創公司,成為業界焦點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三家全球矚目的企業,堪稱是自動販賣機 3.0 界的領航者。

首先要看是美國的 Chowbotics,他們研發出的是一款可供應客製化沙拉的設備「莎莉」(Sally)。目前 Chowbotics 鎖定在一些用餐環境不如市中心方便的地點,例如機場、大學校園和醫院等地,爭取設置莎莉。此外,他們還宣佈將自二〇二〇年三月至五月的三個月間,在歐、美各國的醫院設置七十台莎莉,為辛苦抗疫的第一線醫護供應新鮮的沙拉。比利時企業亞伯茲(Alberts),也在安特衛普(Antwerp)的醫療院所設置了客製化果昔自動販賣機。這兩家企業都運用了自動販賣機 3.0 獨有的可攜特性,讓它們在非常狀態下,成為供應餐食的利器。

在「莎莉」的觸控面板上,使用者最多可選二十二種蔬菜、醬料和配料,搭配出上千種的客製化沙拉或穀物沙拉碗等餐點。在面板上選定菜色後,約一分三十秒就能上菜。每一種客製化餐點,使用者都能取得它的熱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脂質和蛋白質等營養資訊。至於蔬菜則是分門別類,妥善保存在機體內有冷藏功能的密閉容器裡,備製過程乾淨衛生,也是它的一大賣點。

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下,未來恐怕很難在餐廳等地設置常態性的沙拉吧。像莎莉這種落實衛生管理的沙拉販賣機,絕對有足夠的潛力搶佔這些需求。

而美國的「優豈科技」(Yokai Express),則是由來自台灣的創業團隊在矽谷所開設的新創公司。他們所研發的,是自動烹煮拉麵、河粉(Pho)等麵類的自動販賣機。這部機器在使用者點餐後,只要四十五秒就能端出一碗現煮拉麵,絕不是速食商品。而且它最多可同時烹煮兩份餐點,等於兩分鐘以內就能滿足一家四口或團體客的用餐需求。附帶一提,我們作者群曾在美國試吃過他們的商品,雖說是由機器人掌杓,但端出來的拉麵可是連日本人都覺得好吃。不過,相較於日本的拉麵專賣店,現階段的味道似乎還是略遜一籌。

如果只是純粹追求快速送上拉麵,應該是只要拿冷凍食品來解凍就行了。然而,大費周章地請出機器人來烹煮,最重要的意義,無非是想複製餐廳裡那種「顧客點餐後才現煮」的迷人魅力。各位不妨想像一下深夜時分的醫院或工廠,紅眼時段抵達機場的旅客,或是那些災區的避難所等地點,應該不難理解一份現做的餐點、飲料,究竟能有多感人了吧?

此外,優豈科技的拉麵自動販賣機還可即時監控銷售狀況,補充暢銷品項的食材套組。他們對於機體內的操作特別用心設計,麵條可隨機裝進機體內,成功縮減補貨頻率和時間;付款方式甚至還可接受信用卡或兌換券(voucher)。

第三家要介紹的,則是比利時的亞伯茲。他們製造的是客製化果昔機。賣罐裝或保特瓶裝飲料的自動販賣機,在日本街頭隨處可見;而亞伯茲的販賣機,則是使用者透過專屬應用程式或機體上的觸控螢幕操作,挑選兩、三種喜歡的素材後,機器就會依指令將冷凍水果、蔬菜和水等原料當場打碎、混合,製作成完全不加糖漿、果泥等的天然果昔。它的定位就像街頭那種會依顧客點單內容供應飲料的果汁吧,但特色是可做到更細膩的客製化,還會依使用者所選的水果和蔬菜的組合,計算出該款果昔的營養成分,供使用者參考。

這次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下,亞伯茲會選擇將這一款販賣機設在醫療院所,一方面是因為在結帳和點餐時,使用者都不必碰觸自動販賣機,又能為忙碌的醫護提供更具營養價值的飲品。而這些價值,都符合當前的社會需求。亞伯茲的執行長格倫・瑪斯森(Glenn Mathijssen)在二〇一九年所舉辦的日本智慧廚房高峰會上曾登台分享,對日本市場也表達了相當程度的關注。

日本也開始啟動自動販賣機 3.0 的概念驗證

看到這裡,各位或許會有一種印象,覺得「自動販賣機 3.0 」是國外發展得比較先進。不過,其實日本也有多家市場參與者,例如成立於二〇一八年的 New Innovations 就研發出了一款可用人工智慧預測需求的無人咖啡館機器人「rootC」,並自二〇一九年起開始進行概念驗證。

使用者透過應用程式點餐後,這一款咖啡館機器人就會依取餐時間萃取咖啡。使用者只要自機器人旁附設的取餐櫃取用現煮咖啡即可,也就是運用資料分析結合取餐櫃,提供顧客「毋需等待」的購物體驗。未來還將運用單品咖啡豆,讓使用者可隨個人心情、喜好,即時調配出特調咖啡,優化使用者體驗。

綜觀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自動販賣機 3.0 和傳統販賣機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以無與倫比的大量選項為基礎,靈活地供應個人化、客製化的餐點或飲品。傳統自動販賣機裡,擺放的是大眾款的一般商品;而自動販賣機 3.0 則能以各種選項,搭配出千變萬化的組合,讓使用者盡情享受客製化的樂趣。果汁吧或咖啡館,固然也能滿足一定程度的客製化需求,但機器人可以數據資料的形態,記錄顧客選購過的組合,讓使用者輕鬆依往例點選符合個人喜好的餐點或飲料。通常選項越多,挑選起來就會越麻煩,但上述這些案例,都在應用程式上用心設計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 UX ),確保挑選操作輕鬆簡便。

另外,這些自動販賣機供應的餐點項目豐富,設置上卻不佔空間,是很劃時代的一項特色。有了這項特色,就能省下不少地租(房租),還不需付出人事成本。若能與果汁吧、咖啡館供應相同水準的餐點或飲料,想必自動販賣機 3.0 應該會很有競爭力。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應用這些自動販賣機 3.0 的優點,能發展出什麼樣的新商機。舉例來說,製造商可以直接銷售自家商品,把自動販賣機當作實體 D2C(Direct to Consumer)通路。咖啡製造商可在販賣機上取得新產品的點餐資料,也可試賣新款咖啡豆。街角的特色咖啡館,即使背後沒有企業大廠支撐,也能用自動販賣機跨足新業態。還有,若能結合多家業者菜單,推出「選物店」式的自動販賣機 3.0,應該會很有意思。如此一來,這種新型態的自動販賣機平台,就能扮演小型複合式餐飲設施的角色。

自動販賣機 3.0 其實也有它的課題。一部自動販賣機 3.0 的機體裡,集結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功能――從烹調、保管用的機器,到點餐、結帳的應用程式、菜單開發、食材切分及冷凍等加工作業,還要為機器補充食材,保養維修機體,甚至是數據資料的分析等,單一企業很難包辦這麼多功能。因此這種商業模式,可說是要由技術業者、主廚、食品製造商和零售業者等攜手合作,才能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服務。

刊載申明
本文內容來源為《未來食物大預報:後疫時代的食品優化、新時代包裝、烹調體驗與數據結合 AI 應用趨勢》,由 NOM Magazine 編輯團隊精選刊載之,秉持編輯道德原則與共同推廣優質內容之合作初衷,刊載獲得正式授權,同時雙方不彼此干涉報導內容自主權。更多飲食文化,請見《未來食物大預報:後疫時代的食品優化、新時代包裝、烹調體驗與數據結合 AI 應用趨勢》